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2011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单引质疑

发布日期:2012-07-09 来源:中国汽车报-汽车网 浏览次数:2785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2011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单引质疑

近年来,中信戴卡产品出口数量已超过总产量50%。自2008年以来,中信戴卡已连续4年蝉联全球铝合金轮毂制造商销量第一位。2000年8月,中信戴卡通过德国奥迪和大众公司的联合评审,成功进入汽车跨国公司采购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多家汽车公司的配套商。2005年,中信戴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北美技术中心和日本技术中心,凭借着强大的研发能力,中信戴卡实现了与全球汽车制造商同步开发。
    2011年,中信戴卡成功收购德国凯世曼铸造集团100%股权,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拥有高端技术的汽车铝部件全球核心供应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孝东指出:“中信戴卡能够成功入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主要是国际化发展得比较好,收购凯世曼也进一步提升了中信戴卡的销售额。2011年中信戴卡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90多亿元,属于汽车领域的大约为80亿元。”这个数据与100强榜单上列出的12.9亿美元基本吻合。

    ■其他中国零部件企业呢

    业内人都知道,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论产销规模,中信戴卡并不是最大的,潍柴、玉柴、万向等企业的销售额也不小。比如,根据2011年年报数据,潍柴动力去年主营收入达600亿元人民币,即使去除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销量,仅算整车配套的数据,也高于中信戴卡的80亿元人民币。万向集团仅旗下上市公司万向钱潮2011年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80亿元人民币。

    这些销售额高于中信戴卡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何没能入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单呢?从《美国汽车新闻》方面的表态可以看出,一种可能是潍柴等企业国际化做得还不够好;第二种可能是这些中国企业没有向《美国汽车新闻》提供相关数据。

    无论怎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美国媒体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长期关注全球汽车供应商的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钟师认为,美国媒体给出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名单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他告诉记者,首先,评选公布的数据应进行充分考量,一方面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应保证数据具有可靠性及参考价值,例如采用厂商年报结果。其次,《美国汽车新闻》对美国及欧洲汽车市场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但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了解还有待加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在越来越多涉足国际市场。

    多位业内专家都认为,国际汽车媒体应加强对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厂商的了解。以本次零部件厂商排名为例,潍柴、万向等企业的产业链远比中信戴卡要宽泛,涉及的产品也更丰富。所参照数据应根据年报,而不应由厂商自身提供或其他媒体提供,只有做到数据采集的严肃性,才能使评比不断完善,并具备参考价值。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