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售后零件市场的演变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国零件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市场上主要以进口汽车原厂零件为主,零件销售商主要是以特约、授权的形式,进行进口、批发、零售,以日系车为代表。而广州成为汽车零件的集散地,并且发挥着全国零件供应地的重要作用。
2000年之后,中国零件市场呈现供需平衡的状态。市场上存在合资汽车品牌的原厂零件、正包、下线甚至假冒原厂的零件,形成以“4S店专供”为代表的销售体系,合资车型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中国各地都形成了有地域影响力的汽配市场。
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零件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中汽车品牌与零件品牌并存,而且除原厂零件外,假冒品牌件也多如牛毛。销售体系中,“4S专供”和“售后品牌零件供应”角力,各路品牌零件张开了铺天盖地的营销攻势,竞争趋于白热化。
中国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全球第一。同时,汽车售后市场也因此迅速膨胀,这其中包括汽车装潢、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改装及汽车维修,而汽车维修在众多售后市场环节中尤为突出。
售后维修项目随市场的变化而改变。随着汽车技术不断提高,导致电子系统项目的维修量不断增加,同时发动机、变速箱的大修项目在减少;随着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交通事故多以轻微事故为主,导致市场对快修保养零件需求增大,而大型事故率的降低,使维修零件的需求范围收窄;消费群体结构发生改变,私家车主增加,从而对优质廉价售后的需求增大,而公车使用透明化,导致公车招标管控日趋严格,收益率下降。
此外,车主对维修企业的选择倾向,会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数据显示,汽车使用的第一年,90%的车主选择回授权4S店维修;而使用10年以上的车主,50%以上会选择综合维修厂维修,只有10%左右选择去授权4S店维修。
对比品牌4S店和普通维修企业可以发现,4S店优势明显。首先,其上游提供的资源丰富,硬件投入,环境较好,设备较为齐全,维修技术品牌转向能力强,而且可以持续提升;其次,其维修零件系统供应,品质有保,供应率较高。而汽车维修企业只在成本上占据优势,因此,其吸纳客户较为困难。
中国汽车维修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就要做到服务车型品牌多样化、供应链专业品牌化、服务标准专业化、服务项目固定化、企业连锁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客户。
同时,汽车维修企业对零件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调查发现,汽车维修企业对品牌零件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而对原厂零件的需求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