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菱在中国确实过得很辛苦。”石井義祐坦言,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三菱中国的销量从去年的超过6万辆直降到今年的4万辆。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在中国加强“存在感”的汽车品牌而言,这都不是一个容易接受的成绩。
对于跌入谷底的三菱而言,在新合资公司广汽三菱成立三个月后引入新欧蓝德,就是希望在进口和国产的统合中重新带动目标市场的回暖。对于一直处于混合状态的三菱进口车与国产车渠道,石井義祐表示,未来将主力推行并网销售。
东京的焦虑
三菱中国相关人士表示,石井義祐常年在三菱日本东京的总部工作,其掌管的北亚市场主要包括韩国、中国等。
中国市场告急是石井義祐从三菱总部亲临中国的原因,其年销量从超过6万辆下滑至4万辆,下跌幅度达33%。尤其是进口三菱,据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简称“三菱中国”)总经理长泽裕之透露,和去年的2.6万辆相比,今年进口三菱的销量仅为去年的60%,即1.5万辆左右。
三菱在中国的业务主要为三部分,首先是发动机合资业务,包括在沈阳和哈尔滨的两家工厂;其次是合资车企,包括东南三菱和今年9月刚成立的广汽三菱;第三则是进口车销售,约占总销量的四成。
此前三年间,三菱进口车在中国一直保持持续大幅增长:2009年,三菱中国成立当年销量就达到1.2万辆;2010年,进口三菱全年销量达到2.5万辆,实现100%增长;2011年,尽管受到日本地震、进口税调整、汇率变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进口三菱仍然以11%的增长速度领跑日系进口SUV市场。稳定占有约3.3%的市场份额,如果仅指SUV市场,则进口三菱的市占有率为5%至6%之间。
对于销量的下滑,今年4月刚履新的长泽裕之十分无奈,“首先,欧蓝德EX·劲界销售已经到它的生命末期了,因此销量有所下降;第二,2011年销量最大的单一车型劲炫今年国产;第三是今年9月份以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销量影响明显。”
中日关系紧张给三菱的打击也是致命的。今年10月,三菱在华销量仅为801辆,相比去年同期的2945辆,同比下降近八成。而三菱更大的焦虑在于,在被迫退出欧洲市场,且遭遇了美国市场的萎缩后,中国将成为其未来生存发展的主要依靠。
作为日本第5大汽车制造商和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品牌,三菱直到2011年才在其经营发展计划中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市场,但2012年跌至低谷的事实却让其针对中国市场的诸多目标转眼成空。“对原先设定的让三菱进入进口车前十名的目标今年看来很难达成。我们将把这个目标作为2013年的一个课题。”长泽裕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