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浙江诸暨、金华、嘉兴等城市已出台对日企帮扶计划,维持日企运营同时加强与本土企业对接,许多地方政府对吸引更多日资项目入驻表现得信心十足。
核心技术是否转移?
日本此轮产业转移,在中国引起了不同解读。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产业大转移与之前的制造业转移有很大不同。从动机来看,以前是主动转移,将高污染、低利润的环节转出,而这一次是被迫转移,所以会转移出更多的核心技术环节。
此外,转移的目的也不同。以前是想利用地方优惠政策,接近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而这一次是确保产业链安全、优化产能布局和规避汇率风险。
意义也不同。以前只是策略性的转移,日企会挑选利润低、工艺简单的制造环节转移,而这一次是战略性转移,不仅会转移更多的核心部件的生产,甚至有可能把研发总部、供应链总部、制造总部进行转移。而作为战略性转移,必将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也有人对日本是否会转移核心技术表示怀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告诉记者,日本在前沿技术方面一直都非常封闭,极少向别国转移高端或核心技术,虽然日本制造业局部地区在大地震中受损严重,但不到万不得已日本是很难将高端技术转移到中国的。
比如汽车产业,日产目前的汽车生产仅有25%依赖本土工厂,地震过后将加速外移及海外外包。该公司去年已将小型车Micra的生产由神奈川转至泰国及其他区域,2013年还要把跨界休旅车Rogue的生产从九州换到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坎顿。而这些转移,更多是以市场为目标的。
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会长蔡骅说,中国的仿制能力极强,日方担心搬到中国后产品质量无法控制,核心机密可能泄露。另外,中日两国关系敏感,也使得日企在往中国转移的时候有所顾虑。
诸暨市经贸局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本土企业可以收购、并购日本企业股权为主要手段,抓住日本的技术、品牌、渠道和管理资源;而日本企业可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包括技术入股等多种手段,获得中国的巨大市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现有日本市场的竞争优势,扩展世界其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