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只能用资源、廉价劳动力来争取市场。有调查显示,中国许多整车企业单车利润都在1000元以下,而向上中高端市场突破过程中又遭到外资品牌的打压,技术缺失、品牌乏力使得许多企业都无功而返。更严峻的是,外资品牌在坚守高端的同时,进一步将触角下探到低端车市场,使得自主品牌原有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以刹车片为例,目前国内的轿车刹车片85%都依赖于进口,国内汽车刹车片行业所能竞争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商用车刹车片、中低档小车用刹车片和微型车刹车片市场。汽车刹车片市场可分为汽车主机配套市场(包括汽车主机厂指定的特约维修站)和售后服务市场两大类,主机配套刹车片市场约占整体刹车片市场的25%左右。外资企业和进口的刹车片产品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配套市场的80%左右;内资企业占20%左右。除此之外,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除了要加强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还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生命线。而在汽车零部件销售和汽车配件生产流通领域商标专用权保护方面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得还不够,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其他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它担负着保护智力成果成功进入市场以及区分商品来源的重要作用,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商标是企业财富的载体同时也是企业信誉的载体。外资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把商标品牌重视起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罗百辉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转移的趋势明显,其中转向装置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7.96%,增幅最高;变速器、动力驱动桥等产品出口同比均超过20%。未来,国家仍将提升汽车零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作为主攻方向,推动自主创新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提升,出口与进口替代是零部件面临的市场机遇。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政策,推动产业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2011年11月25日,工信部印发了《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以汽车发动机正时链及自动变速箱哈瓦链、无级变速箱专用无级变速链、发动机紧固件、汽车和工程机械用高端悬架弹簧、气门弹簧和稳定杆、高精度汽车粉末冶金零件、粉末冶金含油轴承等机械基础件作为发展重点,以提高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为主攻方向,力争使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罗百辉表示,目前我国部分零部件企业已经进入全球整车配套体系,出口业务已经成为主营收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国家对合资车型国产化率的要求,促进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也使得少数零部件企业具备了一定的高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具备了进口替代竞争力。2012年,随着零部件企业原材料成本回归,毛利率将出现触底反弹,如果出口高增长趋势延续,预计汽车零部件的增速将高于整车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