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成为省部级座驾的事儿已经定了。”4月20日,红旗品牌战略发布会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汽集团高层对记者的提问给予了肯定回答,这是一汽方面第一次正面回应关于红旗成为省部级座驾的传闻。
“一汽红旗工厂已经建成一年,红旗新车H7也生产了100多辆,目前还在全国各地测试,累计试验里程已经超过300万公里。”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表示,今年10月,红旗H7高档轿车将完成上市。这一时间点与十八大召开时间不谋而合。
红旗复出,集团整体上市是今年一汽为“十八大献礼”的政治任务,目前这两项工作正在全速推进中。有消息显示,红旗H7的下线时间已经定在今年5月,而一汽新红旗的人事任命和组织架构也将在不久之后一一公布。
据徐建一透露,目前红旗的渠道拓展计划进展顺利,部分经销商的店面建设工作已经完成。根据一汽的规划,在营销渠道层面,红旗将建立与高端品牌相匹配的专属经销网络,将红旗专属场馆、城市品鉴中心和4S店相结合。这意味着,之前盛传新红旗将与奔腾并网销售一事可能不会成为现实。
重回官车路线
冲击省部级座驾成功,是红旗对之前弃“官”从“民”思路的一次修正。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汽以奥迪100的平台技术为基础打造“小红旗”,第一次放低身段尝试进军普通公务用车和私人消费市场。
但这次尝试令红旗品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使依托奥迪重生的红旗,从一开始就注定缺憾。“奥迪的身子 克莱斯勒的心”,重生的红旗无论如何粉饰,也无法摆脱东拼西凑的诟病。
更糟的是,走向大众化的红旗曾一度向出租车市场靠拢,为了争取销量,其购车价格一降再降,令红旗的品牌价值不断透支,销售数据也是一路下滑。有数据统计,2002年红旗销售2.85万辆;到2005年,红旗计划产销量锐减为1.2万辆,不及当年捷达销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说一般物品走向大众化是成功的起点,那么,炫耀性物品走向大众化则是它失败的开始。”在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吴世昌眼中,红旗品牌定位的随意更改是导致它最终被市场淘汰的根源。
2006年,借红旗HQ3上市,一汽将红旗品牌重新定位到“豪华、高档”,意图在进入商务车市场后,再向私家车市场推进,与之前的“弃官从民”思路相对,这一次一汽选择“弃官从商”。
但是这一次回归一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将日本车丰田皇冠的技术基因移植到国车红旗之中,严重伤害了国人对红旗轿车的感情。面对惨淡的市场销量,红旗盛世3.0L豪华型售价曾以近17万元的降幅创下国产车型促销之最,随后其与10万元左右的奔腾轿车并网销售则再次损伤了红旗的高端品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