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始终坚持的是全产业链的打造。上汽总裁陈虹在之前曾对记者表示:“上汽的新能源路线将会确保战略安全,自主掌控的产业链体系。”
上汽已初步构建起国内领先的“三电”,即电机、电控、电池“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
2009年年初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捷能公司,专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集成和控制集成开发,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机方面,捷能公司和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纯电动小车驱动电机,目前已组建首条生产线,计划2012年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驱动电机、ISG集成式启动/发电机,公司已与德国Bosch公司达成一致,共同推进在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内扩大现有业务范围,使之成为满足国内外市场要求的电机生产基地,计划2012年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捷能公司联合上汽变速器和国内有制造成本优势的电机公司,进行了电驱动变速箱的自主研发,预计2012年将完成生产线建设并投产。
在电控方面,上海捷能已建成6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实力,其电控集成技术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进行的荣威750中混项目,通过优化标定,已达到预定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舒适性和排放的综合平衡,实现了20%节油率目标。
在动力电池系统方面,公司与美国A123合资的捷新公司2011年电池模块生产线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生产,与上汽新能源汽车配套的产品已进入验证阶段并通过公告实验,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海申沃等企业的合作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过程中;预计2012年将形成年产6000套电池系统的配套能力。
虽然上海汽车经过六年的努力,在传统动力、整体的核心技术、底盘架构等方面与世界级的强势汽车公司相比差距不断缩小,但不可避免仍有差距,并很难在三五年内超越如德国大众、美国通用和日本的丰田,但在新能源领域还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