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对于目前的现状似乎早有准备。“一般来说汽车厂商推出
一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七年,而2011年和2012年恰逢我们的产品周期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换代的时间交错点。这一状况到2014年就会得到改善,所以我们完全有信心迎头赶上。”蔡澈表示。
事实上,奔驰紧凑车产品以及SUV产品阵容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整体情况来看,我认为无论就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而言,奔驰丰富的产品阵容都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蔡澈表示,奔驰依然会实现2015年在华30万辆的销售目标。
为贯彻这一个目标,目前奔驰与奥迪、宝马一起,已经在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按照计划,从今年开始,奔驰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一家新经销店成立,明年同样会继续扩大经销商的网络。
付强离职挑战整合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法律实体的批发公司,这部分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协商解决。”
关于备受关注的渠道整合问题,蔡澈也在北京车展期间做出了回应。按照戴姆勒东北亚董事长华立新更为形象的说法,奔驰整合已经进行了80%,而剩下的20%,是最难啃的骨头。
5月11日,原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付强正式加盟沃尔沃,也为奔驰与北汽目前和未来的磨合提出了挑战。如今,关于整合路上的种种艰辛和博弈,对于已经转战上海的付强来说,已是过眼云烟。
不过,付强在北京奔驰时间虽短,但至少有两大工作值得肯定:大幅提升国产奔驰的销量及其在奔驰全系车型在华销售中所占的比例;初步完成了北京奔驰与奔驰中国的渠道整合。
目前,营销层面的三个核心内容,包括网络发展、市场推广、销售计划和执行,北京奔驰除了保持部分网络发展的规划和制订,其他两大内容都将归属奔驰中国。这也让舆论普遍认为,整合以奔驰中国的大获全胜而告段落。
不过,也有人认为,“成立股比对等的合资销售公司最为重要,而合资公司中无论是奔驰中国派驻的高官还是北汽派驻的高官,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要负责对象就是合资公司的老大。”
由此,未来随着奔驰国产车销量的大幅度上升,北汽掌握话语权是必然,而在目前进口车依然占据更大份额、北奔驰方面人才乏力的情况下,奔驰中国派驻更多高官更为现实。
到目前为止,有消息显示,在保留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的同时,成立一个股比对等的合资销售公司成为对各种利益和关系妥协的方案之一。
显然,在与北汽的机构调整没有理顺之前,奔驰在中国的发展必然受到牵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