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委主任冼伟雄称“限牌令”在去年年初已征求过民意
一半摇号是为照顾公平、一半竞拍是为照顾刚需,“限牌令”早在去年年初就已包含在“治堵30条”里公开征求过社会意见……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就媒体关心的民意征集、设置原因、限外地车措施等,作出详细解答。他强调,竞拍所得的资金,绝对是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其用途只能是城市公交事业支出,不能挪作他用。
专家组曾提出30条治堵措施
“一些新闻界朋友,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通告之前,没有做好征求民意方面的工作?在这里我想回应一下。”昨日,在新闻发布会的通报环节,冼伟雄在谈到广州实施有关措施力保“路更畅”时,主动回应了有关问题。
冼伟雄介绍,2011年1月8日,广州邀请国内外知名交通专家30名(其中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国外交通专家),组成交通治理专家组,为广州交通治堵措施进行“把脉”论证,并提出了30条治堵措施征求意见稿,在2011年1月24日至3月5日,为期40天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广州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作为‘30条措施’的第22条措施,已明确了‘发展与城市交通资源相适应的研究,在全市道路网络容量到达饱和之前,采取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确保城市交通发展需求与城市交通资源相适应,促进城市交通需求与资源供给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冼伟雄说,据此,广州“限牌令”,即“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是征求过民意的。接下来,还将通过有关渠道,征集对于《试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建议意见。
称指标对半分配体现公平
对于广州糅合了北京和上海的限购措施,尝试“有偿竞拍 无偿摇号”新模式,冼伟雄介绍,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虑:
一是既可以通过50%的配置指标无偿摇号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又可以通过50%的配置指标有偿竞拍分配,解决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拥有车辆的“刚性需求”。
二是通过有偿竞拍50%的中小客车增量配置指标,可取得的一定财政收入专项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支出,使公共交通出行的更大群体受惠,进一步促进公交优先发展,满足更多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最终体现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是在试行期内,同步采取有偿竞拍、无偿摇号两种方式来分配增量指标,可为今后交通综合治理积累宝贵实践经验。
冼伟雄特别强调,竞拍所得的资金,绝对是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不能挪作他用,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其用途只能是城市公交事业支出,“这也说明,政府并非是想办法多争取财政收入,而是为了解决公交事业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