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汽车后市场发展很快,蛮荒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整个行业将进入加速整合期。”途虎养车创始人兼CEO陈敏表示,“消费者的汽车保养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以途虎养车为例,途虎养车在2011年以相对标准的轮胎产品切入汽车后市场,2017年实现单月销售额突破3亿人民币。在市场条件及途虎的轮胎业务线双双成熟后,途虎养车着力发展保养业务,而此时用户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培育之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养护用户开始选择线上下单、线下保养这一全新的一体化汽车养护方式。
根据《报告》统计,在2017年线上销量最高的十家品牌。在十个品牌中,6家为轮胎品牌,2家为机油品牌。轮胎和机油是汽车养护电“主战场”,汽车养护电商也开始越来越多向的输出标准化的“服务”进阶。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变化背后,释放出汽车养护电商布局不断深入,竞争力不断跃升的信号。
“经过几年竞争,留下来的是对行业有着深刻理解、扎扎实实的耕耘者。”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已经成为未来的竞争核心,汽车养护电商的竞争正在进入“下半程”。
实际上,早在变化之前,途虎等行业龙头早已开始了布局。此前,途虎已经搭建起了自身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并建立成熟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线上预约的养护能够实现价格透明、服务流程标准,而这些都是单纯的线下养护市场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汽车后市场的一个大趋势。”陈敏表示,在他看来,“消费者的体验会是养护电商优势实力比拼的核心,是否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创造出更加卓越的用户体验是制胜的关键。”
电商催化下的“万亿俱乐部”
根据《报告》的数据,2017年汽车后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报告》援引易观智库的预测认为,2018年汽车后市场份额将继续快速提升,预计将接近1.2万亿元。
“万亿规模的汽车后市场吸引了众多厂商竞相布局。”对于《报告》,易观智库助理总裁董旭表示,“用户规模、大数据、资金、业务关联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车后服务,促使不同属性的数据资源逐渐打通,为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升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