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沟通速度和各方面成本要比与厂商沟通低,所以消费者更看重经营者对于车辆三包的责任。这就进一步要求厂商加强对于自身4S店的管理,可以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缩短因汽车质量纠纷的解决时间并不是靠明确责任就能够达成的,还需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对于汽车“三包”政策实施中产生问题,消费者最为担心的是政策执行力低,维权周期过长。其次有62%的消费者会担心政策所产生的成本会进一步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根据国内目前消费品市场的现状来看,消费者需求依旧十分旺盛,其价格的上涨是不利于汽车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说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的。相对来说,消费者对退换车流入市场最不担心,仅有15%的用户选了此项。
第三方鉴定机构公正性遭普遍否定
在南都汽车研究院和汽车之家网站的联合调查中,还有一点引起了关注。发生了纠纷之后,诉诸法庭,时常能出现第三方鉴定机构的身影。但出人意料的是,对于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消费者、厂商和经销商均表示质疑,仅有15%的消费者和11%的厂商、经销商相信第三方鉴定可以解决公正性的问题。绝大多数消费者和厂商对第三方鉴定机构的公正性持否定态度。
对此,汽车维权律师北京同硕律师事务所的张维云甚至向南都记者断言,“第三方鉴定机构我就认为是个假命题”,不存在独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所谓的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实际上是罩在消费者头上的一个泡沫。”据他介绍,美国也没有所谓的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本身不独立,鉴定人员身份的不独立,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没有法律责任承担等等现实的问题存在,所谓的独立第三方实际上瞄着要成立的产品缺陷维权(诉讼)基金这块大饼。
张维云认为,国家只要在制度层面解决了消费者维权成本的基金保障问题,消费者维权可以自行聘请专家证人来支持自己的主张,美国、欧洲都是这样,“一个鉴定机构难以做到独立公正,这是我一直反对设立所谓的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的原因。”
此外,“汽车三包”将对售后服务的要求提高,而售后服务正是自主品牌的软肋所在,如果三包政策实行的话,自主品牌就要投入更多精力来强化自己的售后服务,77%的消费者认为三包政策对于自主汽车不会产生影响,而39%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政策会进一步打击自主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