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断增强的购买力让意大利佛罗伦萨最大的购物中心GIFLI从今年2月起开始增设中文广播服务,而几乎所有的意大利奢侈品牌都在中国经营得风生水起,包括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在内。
全球顶级跑车制造商法拉利2011年在中国的销售业绩高达777辆,而玛莎拉蒂同期销量翻了一倍,至842辆,中国已经成为该品牌全球第二大市场。
但眼下这两大豪华品牌的母公司菲亚特汽车公司仍需在中国寻找机会,使其核心品牌菲亚特也能在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分得杯羹。
10天前,菲亚特发布了其与广汽的合资公司即将投产的首款车型—Viaggio(菲翔),比假想敌卡罗拉的轴距更长,这绝非该公司一直擅长的小型车领域。
本土危机
意大利人刚刚度过一个最节俭的复活节。该国自耕农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复活节期间,至少80%的意大利人在家过节,只有400万意大利人选择在餐馆用餐,同时,复活节彩蛋和鸽形蛋糕的购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0%。
经济的萎靡不振,加上过高的汽车普及率,让欧洲汽车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走出销量下滑的愁云惨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前公布,3月欧洲新车注册量下降6.6%,创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一季度登记量总和则下降7.3%。同一份报告数据显示,菲亚特的跌幅最为惊人。今年3月,菲亚特欧洲登记量为81469辆,同比下降25.8%,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只有5.4%,同比下降了6.8%,在欧洲的销售量仅排第七位。
从上月2日起,菲亚特位于都灵的Mirafiori工厂将停产长达一年半,这是该公司历史最悠久的工厂,此次停工涉及工人总数为5300人。在此之前,由于国内运输司机大罢工以及配置新设备等原因,其在意大利的5家工厂均处于停产状态。
事实上,在欧洲各国政府补助旧车更新计划相继到期后,欧洲汽车企业普遍陷入困境。标致雪铁龙公司2011年下半年出现巨额亏损,被迫在10月份宣布裁员6000人以节约8亿欧元;福特汽车同年四季度在欧洲市场亏损1.9亿美元;菲亚特全年在欧洲市场亏损5亿欧元;亏损的进一步扩大使通用再次面临是否该关闭欧宝公司的难题。
欧洲制造商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滑,但根源则在于其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构性矛盾。2006-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三大汽车关闭了数十家工厂,与美国大力推动汽车业重组不同的是,欧洲为保住就业岗位,采取各种措施让汽车企业苟延残喘,导致大量产能闲置。迫于政治家和工会的双重压力,无法将产能从本土转移到海外,只得维持庞大的过剩产能,进一步抬高生产成本。意大利商业联合会会长在出席南部发展会议时宣布,今年一季度,意大利全国共减少企业26090家,有多达146368家企业申请倒闭。
转机
随着欧元区的沦陷,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一直恐惧的事随时可能发生—一家汽车制造商如果销量不到550万辆,盈利就是空想,通过扩大规模摊薄成本,应对由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造成的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