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用可谓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的典范”———汽车业内,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不少。为什么说上海通用是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的典范?很大程度上在于,或者说至少在表面上看来,不少合资企业常见的“话语权争夺”之类的现象,在上海通用是罕见的。
据了解,上海通用成立初,上汽和通用就达成了“以上海通用利益为先”而非以通用或上汽利益为先的原则,这条原则成为上海通用各项决策的最高准则。上海通用有关人士上周表示,一开始就贯彻的“合作共赢”企业文化,不仅为上海通用在发展早期就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15年始终贯穿上海通用的发展,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的“精诚合作”,使企业屡创佳绩。
回顾上海通用的15年之路,通用和上汽两家母公司确实可以说做到了“合作无间”。除了给予上海通用充分授权和支持,向合资企业敞开全球品牌、产品、技术资源和本土人才、渠道资源之外,在中外方母公司的支持下,上海通用在参与国内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合理布局产能方面,也成功走上了“自我主导、创新发展”的道路。
2002年底,以合资企业为主导,上海通用、上汽和通用中国联合重组山东烟台整车项目,上海通用以合资企业身份进行再投资参与国内汽车业的兼并重组,不仅开创了国内汽车业兼并重组的新模式,也让上海通用首次将生产基地扩大到上海以外的区域,为企业发展全国产能布局、形成集群优势开创了先河。此后的2004年8月,上海通用又牵头重组了原金杯通用、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正式成立,上海通用国内的产地布局在国内继续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