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之间的“血拼”,实则承担了厂家无限度的扩张带来的风险。豪车市场的火爆,让无论是国产的或是进口的车型,销量目标一年更比一年高。面对高速膨胀的市场,所有车企都加快了扩网的步伐,为了完成量,经销商就只能牺牲利润降价促销。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更深层原因来看,对于德系豪华车品牌而言,率先发起降价或更多的是为了在中国高端市场获得先入的优势。因此我们看到,在2011年这些品牌一方面扩大中国市场品牌经销商数量和密度,另一方面纷纷推行指标性压库。因为奔驰、宝马、奥迪在欧洲向来有绝对优势,在北美却长期受到丰田雷克萨斯、日产英菲尼迪、本田讴歌的冲击。
如今面对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德系三强均把中国市场作为第二个欧洲市场来经营,它们希望构建抵抗其他对手的国产、扩产攻势,在日系英菲尼迪和美系凯迪拉克宣布在华生产或扩产的背景下,奔驰、宝马、奥迪则直接抡起降价大旗来获得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