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外部政策相互制衡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存在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先后出台了很多的刺激政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制定一些限制政策。
继2009年我国推出“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之后,今年5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其中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种种迹象表明,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将会陆续出台。但是北京等地也出台了汽车摇号、限购、限行以及提高停车费等限制汽车购买与使用的措施,汽车消费的外部政策相互矛 盾 , 相 互 制 衡 的 问 题 仍 然 存在。
此外,油价上涨也会增加汽车使用成本。虽然国内已经形成了油价的调控机制,但是尽管国际油价总体上下降,我国油价的绝对价格仍然在继续上升,加重了消费者的用车负担。
因此,在制定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时,必须考虑清楚三个问题:第一、我国汽车消费的政策目标是什么 , 汽 车 保 有 量 是 否 应有 一 个上限。第二,我国汽车政策的总体口径是什么,在达到上限之前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第三,对于淘汰的老旧汽车要有适当的退出渠道,规范和发展二手车市场,鼓励发展汽车拆解行业,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
我国服务消费发展较快,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服务消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农村,但是全国居民服务消费的总体增长速度仍然较低,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主要瓶颈制约。
2009年和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是15 .5%和18.3%,但是同期居民消费的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仅为9 .5%和10%,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 的 增 速 分 别 低 六 个 百 分 点和8.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由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部分构成,在商品消费高增长的同时,居民总消费的增长速度却明显偏低,说明服务消费拖了消费增长的后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2009年、2010年我国商品消费规模分别达到服务消费的3.9倍和5 .2倍,与快速增长、规模巨大的商品消费相比较,我国服务消费规模仍然过小,比重过低。
因 此 , 汽 车 消 费 政 策 除 了 要关 注 汽 车 销 售 数 量 的 增 长 , 还 应关 注 与 汽 车 相关 的 服 务 消 费 的 支持 。 如 汽 车 装 饰 、 救 援 、 修 理 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