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不同的感应器分布车身各处,前后保险杠共安装4个雷达,当汽车在高速路上时,雷达可以让汽车“看”得更远。汽车后镜装有摄像头,可以注意到红绿灯。此外,汽车上还有GPS装置,以及用以跟踪汽车运动的车轮编码器等多个设备。
朱佳俊表示,无人驾驶系统不会像驾驶者那样分散注意力,它可以更谨慎地驾驶,当系统发现一个比较陌生的情况无法判断做出何种反应时,也会通过信号传递给驾驶人,切换成手动驾驶。
大规模推广需过法律关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惊艳”亮相后,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不久,这种无人驾驶汽车就能在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和俄克拉何马等地上路了。
业内人士预计,在欧美国家,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3到5年后推入市场。
塞巴斯蒂安表示,除了比传统驾驶方式更加安全外,无人驾驶还有很多好处。“美国人每年浪费在汽车拥堵上的时间超过40亿小时,交通堵塞导致24亿加仑汽油的浪费,无人驾驶可以让高速公路的承载量提高2到3倍,优化车辆行驶道路,消除拥堵,让人们重新获得堵在路上的时间。”
事实上,除了谷歌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和公司在研发这一能够改变未来汽车工业的新技术。日前,几家欧洲公司联合启动“SARTRE”项目,首次成功让三辆无人驾驶汽车和一辆无人驾驶卡车在西班牙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24英里。德国的科学家也正在“自动化”一辆帕萨特,英国牛津大学则往一辆军事吉普车上安装自动系统……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国内很多机构也在从事无人驾驶技术研究,与电动车技术一样,无人驾驶技术将改变汽车的未来。
不过,无人驾驶还有很多路要走。乌玛森认为,相比技术可靠性,法律问题或许是无人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的最大障碍。万一发生了事故,责任在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