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奇瑞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品质、品牌、效益的战略转型逐步深入,部分高层管理人员的分工也进行了调整。”奇瑞官方如此解释。
此外,据记者从奇瑞内部了解到的信息,奇瑞进行此番人事调整还有以下两大原因:第一,在车市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奇瑞上半年国内销量乏力已成定局;第二,奇瑞战略转型今年收官,整合内部资源、重整销售体系以适应2013年及以后更多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投放。
在上周召开的销售动员大会上,奇瑞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表示,经过前期的战略转型和对研发体系的梳理,奇瑞在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都蓄积了足够的力量,但这却让销售环节的短板愈发凸显。在执行过程中,奇瑞和旗云两大品牌“单独运作”也不利于渠道和网络资源的整合。
“马德骥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质量管理经验,让其负责公司质量保证工作,更有利于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体系,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对于奇瑞“元老”级高管马德骥的调任,尹同跃如是评价。
事业部改革“悬空”
“旗云事业部下设的旗云销售公司并入奇瑞销售总公司,等于宣告奇瑞事业部改革基本上全部失败。”接近奇瑞高层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车市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奇瑞进行战略收缩是明智的,“硬撑下去只会让情况更糟”。
乘联会数据显示,1-5月,奇瑞累计销量236377台,同比下降12.66%。如果扣除大幅增长的出口销量,奇瑞的国内销量令人担忧。上个月,奇瑞出口首次突破2万辆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出口占全部销售的比重也达到史无前例的40%。
在两年前启动多品牌战略以后,奇瑞实际上同时经营着四大品牌——奇瑞(含旗云系列)、瑞麒、威麟和开瑞。但实际上,贡献销量90%以上的只有奇瑞。在单独成立旗云事业部后,奇瑞品牌与旗云系列(尚未单独成立品牌)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在国内销量贡献上却不增反降。
“在销售终端,奇瑞4S店的库存压力已经到了极限,经销商已经不堪重负。”一位代理奇瑞品牌多年的老经销商上周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4S店在售车型与库存数量的比例为1:1.2或1:1.5,而奇瑞品牌经销商的库存已经普遍达到了1:3,旗云品牌库存更是达到了1:5,个别经销商甚至接近1:7。
“部分经销商已经人心思动,尤其是那些同时代理多个品牌的经销商,如果不是指望将来能代理合资品牌,不少都打算干完今年就不干了。”上述经销商老总认为,由于企业在品牌战略上一直未能捋顺,经销商都看不清奇瑞到底要怎么做,“而每换一次销售老总,我们就要折腾一次。”
记者了解到,在完成企业战略转型之前,奇瑞面临的现实销量困境,让两年前推行的事业部改革骑虎难下。而对于事业部改革的未来走向,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奇瑞高层均避而不答。有经销商老总认为,在此之前奇瑞已经撤销威麟事业部,而此番旗云销售公司并入奇瑞销售总公司,等于宣告这场改革已经搁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