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年年底或者2015年大概是怎样的数量?
刘鹏:我们开门店其实最大受制约的瓶颈不是找不着加盟商。最大的瓶颈来自于我们自己内部的人员,因为你开一个门店的话最重要的保证是门店质量的提升,所以我们大概按照每年一百多家的速度来发展。你要开设一百多家门店的话,后台人群的配制要跟的上,因为熟练的零售顾问和后台的物流信息系统这些人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变出来的。
记者:那么2015年差不多1200家左右?
刘鹏:差不多。这个要看到整个法律法规然后经济环境,包括说整个行业环境的变化,要跟着这个行业去走。所以每年我们都会做未来十年的规划,每年要不断的调整我们自己一些数量规划,有的时候我们会加快,有的时候我们会放慢,要看我们自己自身的一些状况。
记者:我们开店市场主要布局在哪里?
刘鹏:三四线城市。
记者:为什么不是一二线城市?
刘鹏:上海这样的20几家门店的话,离我们真正能够想覆盖消费者门店的数量还是非常非常远。但是三四线城市比一二线城市要快,我们看到整个车增长的速度和消费者对于整个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需求来讲,三四线城市的成长性要好过一二线城市。所以我们会尽可能的把我们的品牌不断的在三四线城市快速的发展。有些一二线城市,因为房租的快速增长,人员的快速增长,实际上压力非常大。一二线诱惑比较多,你可以投一门店,也可以买房子。三四线城市房子涨的慢,我就干脆做门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