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东风悦达起亚(以下简称DYK)第三工厂奠基仪式在江苏盐城举行。为了凸显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现代汽车集团董事长郑梦九也不远千里乘专机来助兴,合作伙伴东风汽车、悦达集团相关领导悉数到场,江苏省及地方党政领导也出席了仪式并做了讲话。据悉,新工厂建成后,DYK将在盐城形成73万辆乘用车产能规模,这将有助于起亚汽车中国战略的进一步延伸。
此前,DYK有意在异地建厂,坊间传闻其曾在江苏省内多个城市选址,但转了一圈之后,最终还是敲定大本营盐城。业内人士称,DYK最终还是选择落地盐城,除了盐城政府可能给予起亚更优惠的条件外,也包括DYK对当地的配套设施、生产成本等因素也进行了充分论证之后的结果。但DYK总经理苏南永并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的回复。不过,按照此前国家政策对合资车企扩产的条件限定看,若无盐城政府的大力支持,DYK扩产或许还将有一番周折。
眼下,DYK扩产计划如愿推进。按照规划,新工厂将具备30万辆的产能,一期工程20万辆,预计于2014年上半年达成。工厂按“一次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逐步达产增效。至2015年,将形成30万辆产能规模。此后,可根据市场状况,把三工厂的产能进一步扩充至40万辆。DYK方面称,“将投放技术更为领先的新车型,与现有产品共同构筑全系的乘用车型谱,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据其介绍,三工厂将投建技术中心,并构建研发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研发能力,其目的是“逐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苏南永表示,DYK将分阶段地实现现有量产车型的改进、自主品牌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目前看,DYK采用了和北京现代几乎一样的扩产模式,即承诺进行自主研发和进行自主品牌建设,同时并开启新能源技术的市场拓展。不过,对于这一点,有业内人士认为,DYK在自主研发上几乎没有什么储备,承诺电动车、混动车及自主品牌的研发和生产只是为满足扩产急需的应景之作,否则,“扩产肯定会受限”。
自2009年以来,DYK以每年10万辆的速度持续递增。2011年,东风悦达起亚实现了43.3万辆整车销量,并一举进入到国内车企销量前十。增长势头迅猛给DYK带来了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个现实的问题——产能不足,DYK一二工厂的总产能为43万辆,这也就意味着DYK需要不断的进行产能挖潜,“通过技改等措施,一二工厂的产能最高能达到48万辆-50万辆之间。”苏南永说。与其企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产能已经成为了限制DYK持续发力的最大障碍。“现在,品牌不再是个大问题。”
DYK正在享受着快速成长的喜悦。去年,DYK实现了30%的市场增长,远远高于国内市场增长平均值。今年上半年,DYK实现了22万辆的销售,完成了上半年的产销目标。最让DYK感到高兴的是,K系列产品的销售已经成为了绝对主力。虽然赛拉图、锐欧等非K系列车型的销量持续下滑,但苏南永认为这是DYK调整产能结构所致,“K2的热销自然就会挤占锐欧的产能安排,赛拉图等车型会有安排的,但不会直接退市”。对于K5这样对起亚品牌提升起着关键作用的车型的未来战略安排,苏南永表示,K5将会在今后加大推广力度。此前,由于现代汽车集团的内部安排,更多的核心部件优先提供给了北京现代,尤其是与K5通用核心部件的新索纳,现代汽车希望以索纳塔迅速拉动现代品牌的价值提升,在资源上给予了更多倾斜。因此,“K5缺少汽车引擎,”苏南永说,三工厂建设期间DYK将会合理布控产能,并加大K5的投产力度。目前,K5的月销量已经从最初的3000辆逐渐攀升到4500辆,“到年底,K5会达到月销5000辆的水平”。苏南永表示对此很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