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A123日前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万向集团计划投资4.5亿美元,收购这家摇摇欲坠的公司80%股权。”
从A123公司CEO维欧和万向集团CEO鲁伟鼎公开的言论来看,这应该是一桩双赢的交易,通过获得中国零部件公司万向的注资,能使A123走出债务的泥潭,同时万向集团也借此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
但是,该项交易目前尚未得到美国以及中国政府主管的认可。是否能够顺利地过政府关,以及未来在中国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也颇为引人关注。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行事风格以及该项交易万向集团的操盘手倪频的工作背景和经验来看,这桩交易应该是“十拿九稳”。这也意味着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颁布后,国内民营企业发力新能源产业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同时或许以收购方式解围目前国内电池等关键技术落后的困局,将成为新能源技术突破的一条捷径。
A123困境缘起电池召回
资料显示,此前万向集团已经和美国A123公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谈判和磋商,目前双方已经签订了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万向集团将向该公司提供7500万美元的初始债务融资,后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万向集团还将再购买A123总计2亿美元优先担保可转股票据,协议还包括万向集团1.75亿美元的期权认股权证。”
由于此项备忘录是非约束性的条约,目前万向集团和A123正在就交易合同细节进行进一步协商,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
对于此项交易,维欧表示,具有财政和战略的双重意义,除解决公司的财务危机,还将全面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尤其将成为美国A123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几年前A123的市值曾高达26亿美元,并在2009年获得美国政府2.49亿美元“绿色能源项目”拨款,并将其中的一半资金用于密歇根州的电池厂房建设,但由于美国市场对电池需求的减少,以及今年受批量缺陷电池召回的损失影响,A123的电池业务急剧滑坡,债务不断攀升。
A123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公司第二季度亏损8290万美元,一季度A123亏损1.25亿美元。
交易尚需政府批准
虽然万向集团收购A123的交易正在紧锣密鼓的谈判之中,但维欧坦言:“与万向集团达成的任何交易都必须通过美国与中国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是交易成功的必备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