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明显的例子还有全球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服务商BetterPlace。这家此前一直主推换电模式的企业,近日表示,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将改为推行90%采用充电,10%采用换电的充换结合模式。中国《规划》倾向于充电模式,成为BetterPlace战略调整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排气系统制造商,德国埃贝赫公司在未来的电动汽车时代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对此,埃贝赫高层对记者表示:“虽然电动汽车发展速度缓慢,虽然燃油汽车还有相当长的生存时间,但埃贝赫已经在未雨绸缪。”
据悉,埃贝赫开发的主动声音技术,已经在德国的电动汽车上使用,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同时,埃贝赫成立了加热器事业部和汽车电子事业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目前埃贝赫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电控风暖、水暖加热器已与多家中国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上半年在北京房山试运营的长安E30电动车,就采用了埃贝赫加热器。
前景乐观不求急
跨国公司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和技术时不遗余力,自然是因为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
博世方面认为,长远来看电动车终将取代传统动力。他们预计电力驱动在2025年后将会大量增加,电动车时代会真正到来。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跨国公司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发展并不急于求成。
埃贝赫汽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思维告诉记者:“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毕竟这是发展趋势。”他同时指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不会太快,现在他们正耐心与中国整车厂做电控加热器样件试验,还没有形成批量供货。未来形成批量后,将考虑在北京国产。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博格华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孙树强介绍说,博格华纳针对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发了电子驱动变速桥、电池辅助技术等产品,目前驱动桥已在中国推广,其他产品会视中国市场发展情况而适时引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