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公署(ACCC)发布公告,因发动机和排气管垫片被发现含有石棉,对长城和奇瑞两家车厂发出警示。在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将有超过2.5万辆中国制造的“长城”和“奇瑞”汽车被召回。
其中,“长城”召回2.3万辆,涉及SA220等五款车型,分别源自中国市场的赛铃、风骏和哈弗等车型,“奇瑞”召回2445辆,涉及的两款车型,则分别源自中国市场的瑞虎和A3。
根据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的澳大利亚进口商Ateco公司的调查显示,石棉在长城汽车的多个零部件上都有使用,以SA220为例,包括气缸垫片组、排气管、节气门等17处均含有石棉材料,而奇瑞汽车则是在发动机进气管和排气管两处含有石棉。
虽然ACCC在警示中表示,长城和奇瑞汽车中的石棉垫片“对于驾驶者和车辆乘员无任何伤害”,但是长城和奇瑞还是违反了当地的《海关(违禁进口)条例1956-4C》中的规定,按照这一条例,从2004年起,澳洲就已禁止进口或使用石棉。
受事件拖累,当天,长城汽车(02333―HK)的股价下跌了5.07%。
涉事车企:承认疏忽,积极应对
在得知ACCC的警示之后,两家企业迅速发布了官方声明。
长城汽车在声明中表示,此次事件是由于长城汽车疏忽而违背了当地的规定,对此公司非常重视,认真进行了反思,并会积极按照警示要求展开工作,向用户负责。“这确实是我们的疏忽,我们有承认错误的勇气。”长城汽车官方发言人商玉贵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而奇瑞在声明中则解释称,造成此次召回的原因是在国内生产时零部件号出现错误,导致物流环节错误配送,从而误装到销往澳洲的该批次产品上,使得该批次产品不符合当地法律要求。
除了承认错误外,两家企业也积极开展了后续的应对工作。根据ACCC警示的要求,由于长城和奇瑞汽车中含有的石棉材料并不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危害,因此不需要对相关零件进行拆卸更换或者其他处理,只需要在相关汽车发动机舱贴上警示标签,但两家车企均以全面召回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诚意。
商玉贵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长城汽车将会对涉及的2.3万辆车进行召回,车主也可以在4S店对石棉垫片进行免费更换。而奇瑞方面也不满足于贴警示标签的处理方法,将会对所有问题车辆进行召回。
长城和奇瑞在澳大利亚的经销商Ateco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对车主发出了警告,并已经将代售的有关汽车以及石棉垫片配件进行封存,并开始与两家车企合作对涉事车辆进行配件更换。
在另一方面,虽然国内没有对汽车生产使用石棉材料进行全面禁止,仅仅在制动系统上不允许使用含石棉材料的部件,但是长城和奇瑞均表示,目前两家企业都已在国内国外同时停止了含有石棉材料的使用。长城在今年4月全面停用了含有石棉的垫片材料,而奇瑞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宣称,石棉材料已在今年7月全面停用。
海外舆论:谈癌色变,火上浇油
石棉材料是一种在工业中被普遍应用的原材料,在发生摩擦和高温情况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质。汽车工业协会的贾新光向记者介绍:“在汽车的阻燃和阻热的配件上,石棉是被严格禁止的,我国目前已经采用水溶性玻璃纤维之类的材料对石棉进行了代替,而此次长城和奇瑞被发现存在石棉材料的部件不存在摩擦和高温的环境,是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
在ACCC的警示中,也一再强调,长城和奇瑞汽车上的石棉材料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但是一些海外舆论却揪着石棉可能致癌的问题不放,大肆进行宣传,甚至呼吁对中国车进行抵制。
一些澳大利亚当地媒体在发布消息时一开始就突出了长城和奇瑞汽车中含有致癌物质,并根据这一事件,持续对中国车的质量问题进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