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泰轮胎的崛起给中国的许多零部件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样本。韩泰轮胎成立至今尽管已经70余年,但从1979年建立大田工厂以来,其规模化大批次生产轮胎的历史仅30余年,而且给海外车企配套的历史更短,只有十余年。韩泰的华丽转身让我们看到了从中低端成功走向中高端的可能性。重识韩泰轮胎,近距离研读成功者对中国零部件企业甚至整车制造商不无裨益。
首先,对研发的重视是一个制造企业打造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点在韩泰轮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韩泰轮胎在1979年第一家工厂成立后两年内便建立了本土的研发中心。随后在中国与欧洲设立的研发中心都先于当地工厂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韩泰轮胎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占总收入的5%,并不断持续加大其遍布全球的五大研发中心,以致力于开发尖端技术。
仔细回顾韩泰轮胎的发展历程,这家企业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发展步伐异常稳健。过去15年,米其林、普利司通、马牌、倍耐力等国际轮胎巨头年平均年增长是5-5.5%,而韩泰轮胎的增长速度却达到了13-14%。韩泰轮胎轮胎首席战略官兼首席财务官赵显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泰的发展之所以看来一帆风顺与其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有关,赵表示韩泰轮胎从来不会制定高不可及的战略目标,而是基于公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环境的预测,通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他还表示韩泰轮胎从第七到第五的目标同样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制定。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韩泰作为家族企业,不必过于受制于股东利益同样是保证其作出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决策的保证。这种务实的文化也为韩泰轮胎吸引了不少一流的人才。比如,最近加入韩泰轮胎,任职企业沟通部总经理的金贤敬,金在加入韩泰前,曾负责三星集团的国际公关和体育营销方面的业务,是营销管理方面的专家。她表示,在加入韩泰轮胎前认真研究够这样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不盲目扩张规模,而是注重内在与长期发展的做法吸引了她。
反观中国许多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但在执行上却往往拿不出可行的计划,由此带来的内部资源的浪费与消耗,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对其信心的丧失。这一方面与企业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水平不够有关,一些企业由于所在地政府政绩的压力而制定不合理的目标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