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 剑指核心技术

发布日期:2012-08-28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浏览次数:2564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 剑指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表示,是不是汽车强国主要体现在汽车零部件,因为许多涉及安全、节能、排放的核心技术都在零部件上,零部件的技术没有突破,汽车就无法达到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此外,零部件是整车的上游,是原材料、基础机械零部件的直接用户,因此汽车零部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
 
    据了解,德国、美国、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强国,除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外,还在于其背后矗立着一批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国大众背后有博世、西门子,日本丰田、本田背后有电装和爱信,美国通用背后有德尔福、伟世通等,韩国则是靠摩比斯支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同时又受到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挤压,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短板”之一。汽车零部件之痛若不加以“医治”,必将伤及中国汽车强国之梦。
 
    数据显示,尽管坐拥低廉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但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目前,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有500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超过1亿元的只有130家,国内近7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成本高、整体效益低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国内申请的汽车技术专利80%左右是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较少,核心技术基本没有掌握。
 
    专家表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较弱,尤其是在科技含量较高的汽车电子产品和电控机械零部件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所宣称的“自主技术”很多都是仿制,缺乏核心技术。
 
    据了解,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为重点保护国内整车厂商,对于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市场采取了开放态度,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规定了整车的合资股比,却对外资投资汽车零部件领域没有做任何限制。目前,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微电机、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
 
    资源整合能力是关键
 
    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近期频频进行的海外并购,业内专家存在不同观点。有专家认为,成功的海外收购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个捷径。国内企业应抓住时机,通过海外并购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
 
    也有专家表示,核心技术一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的“短板”,但难题是国内零部件企业如何能够通过海外并购把收购的技术转化为自身的技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往往是为了满足资本运作的需要,一是可以通过本地化生产获得政府土地和财政上的补贴,二是这部分资产可以注入上市公司,增加融资的筹码。
 
    对此,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在肯定海外并购提升国内汽车零部件水平的同时也表示,要警惕买回来的技术是否附带专利权,如果没有专利权,即使100%购买对方公司股份,仍然需要花钱买技术,无益于改变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是并购成功的关键要素。
 
    新华信汽车分析师认为,海外并购需从商业模式出发。要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必不可少。通过并购将被收购方的资源纳入企业发展体系,实现自身商业模式的强化或升级,从而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