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长期趋冷,将助推自主品牌发扬精品战略。”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发力海外市场,自主品牌更重要的还是不断修炼内功,优化产品线,提升品牌形象,这对国内市场表现尤为重要。
在奇瑞收缩多品牌战略之后,吉利的品牌分化却取得了成功。帝豪作为吉利最畅销的系列车型,是吉利汽车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吉利希望在竞争策略上告别价格优势、走向技术优势。技术和品质策略,让没有显赫出身的帝豪,成为首个被公认为打造高端中级车市场取得初步成功的自主品牌。
专注于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品类优势,再以此反哺品牌,相比于盲目扩张产品线,进军高端市场,将更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
按照惯例,小众化且品牌认知度不高的车型,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利润,也无法获得理想的销量。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自主品牌最大的弱点即陷入了错误的逻辑,喜欢盲目进军高端,反而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缺乏精耕细作,倘若核心优势都已失去,如何能让产品后继者安身立命?而且,在市场高速增长时期,自主品牌多采取了“野蛮生长”方式,并未过多顾忌产品质量和品牌推广,而在市场收缩之后,自主品牌则纷纷遭遇发展瓶颈。
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洗礼,很多车企已意识到问题,开始收缩战线,着力打造核心产品。奇瑞当属其中典型。今年以来,奇瑞在终端市场销量上始终处于下滑状态,相比长城哈弗与吉利帝豪每月过万的销量,奇瑞的主力车型QQ和瑞虎还徘徊在以“千”为计数单位的销量规模。若不是海外市场强力支撑,奇瑞今年业绩将更为惨淡。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认识到,由于过于追求规模和速度,导致奇瑞产品偏多,资源分散,每个产品都做不到精耕细作。“现在就是集中资源,打造拳头产品,将每一个产品做到位,这就是我们短期的转变。”
业内人士分析,当中国汽车市场低速增长一旦形成常态,自主品牌未来打翻身仗更加艰难。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做出抉择。一方面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另一方面,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在优势市场深度耕耘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