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才知道,中国有规模的轮胎企业大约有500多家!”在日前结束的“橡胶行业投资并购战略高端论坛”上,作为企业老总的王先生第一次得到了确切的说法。“可能也不一定准,但这是第一次有个具体数目。”
据轮胎世界网了解,近一两年轮胎市场发生变化,使得业界人士现在都很关心各种产业数据。因此,每年一度的全球轮胎75强排名最近出炉,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中国“四大”不抵“老大”零头
据悉,全球轮胎75强排名榜的排名依据,是全球轮胎企业上年与轮胎制造有关联的销售收入,它基本上代表了轮胎企业当年在全球业界的地位。从今年出台的这个榜单可以看出,中国轮胎企业的总体竞争实力,正处于上升势头中,但在生产规模和集中度方面,仍明显存在实力和行业布局方面的差距。
台湾企业,中国共有26家轮胎企业上榜,较上年有所增加。这其中有4家中国大陆企业的名字,出现在全球轮胎前20强中,分别是中策橡胶、三角集团、玲珑橡胶、风神股份。另外还有5家中国企业,本年度新入围全球轮胎75强排名的。
从榜单显示的销售收入看,全球前十大轮胎制造商的销售额达到1250亿美元,约占全球轮胎市场的三分之二,表明轮胎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很高。据分析,这与各跨国企业不断增加投资,加速扩大产能的趋势相一致,但对于中国相对比较散乱、产能严重过剩的轮胎业来说,却不是个好消息。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外企业销售额的对比。将中国轮胎前“四大”的销售收入累加,大约为90亿美元左右,这跟全球排名第一的普利司通的总销售额零头差不多。这也表明,中国轮胎企业虽然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但与跨国“大鳄”们相比,其实力差距还很巨大。
中国轮胎未来或走美国之路?
据了解,轮胎企业的老总们如此关注行业数据,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现在好像连对手的情况都不知道了。”在“橡胶行业投资并购战略高端论坛”上,风神轮胎总经理王锋深有感触地如此表示。
在其他领域,或许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但在轮胎产业,无论是轮胎企业本身或是其上下游企业,对此都有切身感受:要得到一个确切的行业数据,简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