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表示,10月车市迅速摆脱日系车拖累,同时内资车企“苦练内功”的效果初步显现,迎来销量回暖、份额反弹的喜人局面。乘联会宣称:“内资车企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整体销量回暖
今年1-10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255.20万辆和1170.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5.9%。
10月,SUV依然是表现最出色的车型,不过增速略有回落。数据显示,SUV在10月的产销量分别为15.78万辆和15.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和15.6%;今年1-10月,SUV产销量分别为161.10万辆和145.9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6.1%和24.2%。
在乘用车整体销量回暖的状况下,10月份日系车批发销量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34.5%和56.5%。乘联会认为,日系车减产和市场萎缩对中国汽车市场基本没有影响,也说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能大大提高。
对于11月份的汽车市场,乘联会表示,11月份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同期工作日相等,但相比10月份增加了4天,这将使11月的销量环比有较大增长;而由于经济复苏才刚刚起步,同比数据的增幅不会很明显。
另外,10月初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震荡走低,经济触底并略有回升,使大家对4季度的乘用车市场保持乐观的态度。
自主品牌强势反弹
继9月份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包括轿车、MPV和SUV)的批发销量出现明显反弹之后,10月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且市场占有率逐步回升。乘联会认为,经过近两年的市场下滑,内资车企在技术、质量方面“苦练内功”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其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明年内资车企乘用车的增长率将由负转正。
内资车企的严峻形势从2011年开始。据统计,2011年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8%,而自主品牌为-7.5%。今年1-9月份,乘用车整体终端销量同比增长5.3%,而内资企业为-1.3%。去年乘用车销量同比降幅最大的10家企业全部是内资车企,今年仍有9家是内资企业。
对此,乘联会认为,由于内资企业在实力、研发和经营机制上差距巨大,半数弱势企业连续两年市场下滑,而另一半实力强者撑起了内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