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国内轮胎业面临中高端对决 整合迫在眉睫

发布日期:2012-11-13 来源:北京商报 浏览次数:331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国内轮胎业面临中高端对决 整合迫在眉睫
      美国实施3年的对华轮胎特保措施终止,欧盟轮胎标签法于11月1日生效。中国轮胎业出口压力倍增。然而,更令人担心的是,国际轮胎制造巨头已经看准了中国广阔的市场,世界前十强几乎都在中国启动了轮胎项目,并几乎垄断了中高端轮胎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目前轮胎产业还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伴随着出口企业结构调整、国内豪华汽车市场需求释放,未来国内中高端轮胎市场,中资与外资企业将面临直接碰撞。

      屡遭壁垒“试炼”

      欧盟轮胎标签法11月1日正式实施,为今年来整体惨淡的中国轮胎出口蒙上新的阴影。

      此次欧盟轮胎标签法针对乘用车轮胎、轻卡轮胎和载重卡车、客车轮胎,该法规要求自2012年6月30日后生产的上述轮胎,入境销售必须加贴标签,标示轮胎的滚动阻力、滚动噪声和湿抓地力等级。该标签法分阶段执行,到2020年欧洲能源消耗减少20%。业内预测,中国轮胎半数产品可能因燃油和能耗、环保以及性能等问题再次被“挡在门外”。

      据了解,目前中国轮胎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由于关键技术不过关,性能达不到标准,自美国轮胎特保案后,业内认识到,目前中国轮胎产业过度依赖资金、能源投入以及靠密集劳动力进行规模扩张的方式难以为继。

      通过欧洲轮胎标签法“试炼”,可看到生产力模式粗放滞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行业内中低端产能扩充过快,依然是中国轮胎业的“顽症”。

      为指导轮胎行业健康发展,2010年工信部就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试图推动整个轮胎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认为,与国际企业相比,我国轮胎企业在研发实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具有差距。加强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引入人才是提升轮胎产品质量,缩短与国际企业差距的重要方式。

      据了解,随着海外市场萎缩,国内轮胎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国内一些品牌将原来应用在海外市场的轮胎设计、生产技术应用在国内销售的轮胎上,并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开拓营销渠道、提升附加服务等措施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轮胎土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将由此加剧。

      高端品牌竞争升级

      事实上,国内中高端轮胎领域一直由跨国企业主导。从米其林、固特异、马牌等,到近年韩泰、锦湖等轮胎品牌,均加速向中高端市场发展,提升配套市场内中高档车OEM的比例。
固特异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固特异一直坚持本土化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包括本地化产品、本地化生产和本地化人才。固特异在大连普兰店工厂所投入的是业界最先进的生产流程以及业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据了解,目前固特异所有引入的产品都会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在上市前做长期的路试,以符合本土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每一款在中国投放的产品,都会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从了解消费者需求出发推出合适的产品。
  1    2    3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