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年产销量超千万辆的汽车大国,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汽车召回频次依然不算高,数量也不算多。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召回任重道远。

中国汽车召回数量逐年上升
中国在2011年共实施了85次汽车召回,召回数量达183万辆。从数量来看,被召回的国产汽车约是进口汽车的10.6倍,但进口车的召回次数多于国产车。
在车辆系统组成方面,中国因电子电器、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转向/悬架等系统出现缺陷引发召回的次数和数量较多。质检总局认为,该项指标与其他国家汽车召回的特点和趋势一致。据介绍,汽车构造、设计越来越复杂,严重依赖电子系统。一旦电子、电器元件故障,即可能影响其他元件和系统,导致安全隐患。
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主要起草人王琰博士介绍,设计和制造是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因设计问题引发的召回虽然次数少,但数量巨大。
据质检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中国今年已实施了59次召回,共涉及275万辆汽车。今年是召回制度实施8年以来召回汽车数量最多的一年。不论是国产汽车还是进口汽车,召回数量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消费者投诉数量与质量不高
从2004年最初实施召回制度时的“13次、33万辆”,到如今的“近百次、百万辆”,中国的汽车行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和服务水平方面均得到了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有所加强。
来自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2005年,国内汽车投诉数量均不到1000例。去年,这一数量已接近上万例。今年前8个月,投诉数量为7000例,年底有望突破1万例。
尽管如此,王琰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缺陷投诉的数量和质量仍不高,特别是给召回监管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较少。据了解,一些消费者对哪些情况属于汽车召回范围并不了解,因此投诉中包含大量个例,并不形成规模,无效信息也不少。
在召回实施效果评估过程时,汽车生产企业还会对消费者的“响应率”进行统计,即有多少消费者参与了召回。目前国内各汽车企业实施召回的比率参差不齐,最低的只有不到20%,最高的接近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