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七:从价格战到品牌战的转型
中国的轮胎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尤其是生产技术和工艺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促销和变相降价,成为长久以来国内企业惯用的市场开拓手段。时至今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打价格战对自身和整个行业都不利,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靠品牌去参与市场竞争。一些企业老总呼吁,提升品牌知名度,放弃价格战,才是中国轮胎企业应走的道路。据介绍,行业价格战在今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预计明年将会继续保持这个良好势头。
趋势八:替换胎将成国内市场主流
乘用车和轻型卡车占中国汽车总保有量的80%以上,此保有量也是决定替换胎总需求量的决定性因素。从世界范围上看,2011年,亚洲乘用车和轻卡替换胎比例仅为56%,远小于欧美的79%,而在保有量较小的重卡方面,亚洲替换胎比例与欧美相近,分别为78%和76%。总体而言,在欧美发达国家,替换胎已经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将为替换胎需求空间带来有力支持,因此替换胎市场正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未来有可能成为轮胎的主流市场。
趋势九:轮胎市场趋向全球化
如今,国内的轮胎市场竞争变得极为激烈。一方面,中国的轮胎产品大量出口至欧洲、美国、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轮胎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通过技术和资本优势占领更多市场。这使得全球化的供应和生产,成为轮胎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据分析,全球化的生产管理,已经将轮胎业的整个供应链变得更加国际化,同时,外资企业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中国轮胎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趋势十:国内冬季胎市场升温
美国、欧洲等很多国家明确规定,汽车在冬季必须更换冬季轮胎,但在中国并没有相关的法规强制要求。国内汽车出厂时的原装轮胎基本上是四季轮胎,车主另行更换冬季轮胎需要花钱,种种因素,导致国内冬季轮胎的日子“不好过”。这种现状或将有所改观,日前有轮胎企业宣称,其全球SUV冬季胎占比已达34%。据预计,未来中国增长最快的将是冬季轮胎市场,尤其是中国民众的汽车养护观念正在逐渐改变,国内冬季轮胎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