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中国汽车产业变形记

发布日期:2012-12-3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次数:9192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中国汽车产业变形记
      对中国汽车人来说,在欧美市场连续下滑的惨况下,再去探讨中国之于各大跨国车企未来的重要性已毫无新意。他们更愿意聊的是:谁的电动车将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车型,以及google的无人驾驶车量产的可能性。

      而2020年注定将是探讨这一课题的关键节点。因为按照中国对新能源产业的规划,2020年中国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积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似乎全世界已达成共识,到了那一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此同时,在谷歌无人驾驶技术的刺激下,由车联网和智能驾驶技术串联起来的汽车行业的"IT"时代也将加速推进,2020年,多项曾经只存在幻想中的技术都有望在汽车上呈现。

      这两股技术浪潮带来的改变将是革命性的。仅想象一下8年后,北京的二环路上不时就有一辆没有排气管、身上可能还有一个大大的"E"字母的电动小车驶过,就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当然,这辆车还将装备有最先进的车载互联网技术,路况、导航、生活信息查询,办公、娱乐都能在车上完成,也即"alwaysonline"。汽车业将不再仅仅是制造行业,汽车也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

      而对消费者来说,除了用车成本第一次有了下降的可能性外,车辆智能化带来的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条也在向人们保证,他们的产品将使科幻电影过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过去8年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来看,2020年并不遥远,这些都可期待。

      500万辆承载的新生活

      2020年的汽车生活是什么样?至少《碟中碟4》里阿汤哥驾驶着宝马i8概念车如电流一般闪过印度街头的情形可以在北京上演,因为这辆拥有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从静止加速到百公里时速仅需4.8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仅需3.76升的超级跑车最快明年量产。作为宝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这款车引入中国的时间不会晚于其他主流市场。

      当然,届时帮助人们将电影变成现实的炫酷新能源豪车将不止这一款。尼尔森调查显示,从2007年雷克萨斯引进其第一款混合动力车来算,过去5年里,已经有8款豪华新能源车引入中国,它们基本上是德系和日系的混合动力车,累计销量超过2万台。而按照跨国车商的投放计划,未来5年,将有30多款新能源豪华车陆续投放到中国市场。

      车商的热情来自于今年7月正式出台的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可能有本质上的突破,应用和普及上仍然会有限制。”在罗兰贝格国际咨询管理公司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张君毅看来,未来这几年中,中国汽车业仍将毫无悬念地在替代能源的开发、电动车核心技术的提升、加气和充电设施的完善,以及商业模式背后的利益较量中追赶全球新能源浪潮的步伐。但到了2020年,则可能出现比较乐观的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纯电动车将在大城市拥有一定的占有率,新能源汽车的总体渗透率将提升。”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最“快意”的感受将是各大城市限购政策所带来的出行钳制将被破解。如果不出意外,从今年年底开始,上海、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新能源购买特殊条例将相继出台。购买新能源车将不用摇号、免费上牌,且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补贴。

      在有足够车型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必然普及的现象是:家里有一辆传统汽油机车型,用来满足长途出游和高速路驾驶的需求;还有一辆新能源车,用来上下班代步或者周末短途出行。而在电动车厂家看来,2020年中国将拥有的3亿中产阶级足以推动“两辆车”的时代来临。

      更具有经济学效应的是,500万辆的诱惑力将在未来8年中快速发酵。“再过多少年,说不定‘两桶油’都不存在了,电网将成为最大的国家能源供应商。”这种被经济学家论证为不太可能的预测背后,却暗藏着已被投资者们捕捉到的巨大商机。

      国际铜业协会驻北京代表处的负责人李荆最近一年忙于在各大城市间来往飞行。在中国新能源千亿元大蛋糕的刺激下,该协会在三年前设立了交通项目组。“铜是汽车线束的主要材料,一辆传统汽油车的线束总长有3000米,”李荆表示,“每年用在汽车制造及相关基础设施上的铜消耗量达到70多万吨,如果变成电动车,则需要更多。”从明年开始,他们将“公开”参与到推动中国电动车规划尽快落实的工作中。

      但必须正视的是,以目前新能源的推广效果看,在2020年的500万辆的统计源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不被纳入新能源范畴的低速电动车。因此,2020年仍只能是新能源产业规模化的前夜。而作为这种大规模来临前的准备,各种提高汽油机效率的前瞻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竞争将在未来几年内升温。

      “2020年,起步停车技术将全面应用在所有车型上。”目前,这一技术只在豪华车身上使用。2013年,宝马合资伙伴在美国华盛顿摩西湖的新碳纤维生产厂将向市场投放宝马i车型所用碳纤维轻质材料,而在今年年底,通用在上海的全球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推出了同样旨在轻量化的镁合金部件。

      永远在线模式

      如果说驾驶电动车在2020年仍是一个需要用财力来实现的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汽车互联技术与智能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则是几乎没有成本门槛的。“将来汽车的平台,就是IT的平台。”八年前宝马高层曾做过的预言,将在八年后成为毫无悬念的现实。

      12月24日,MINI在中国推出MINI互联空间站(MINICONNECTED),专为iPhone手机开发的MINI互联应用APP也在AppleStore同步上线,MINI宣布进入“激动,并互动着”的全新时代。“MINI互联空间站表达了我们对人车互联的初步理解和实践。”宝马(中国)MINI品牌管理副总裁朱江称。

      而一个月前,在通用汽车前瞻技术科研中心二期落成仪式上,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陵亲自演示“车微博”的应用,挥手之间,一条口述的微博就发了出去。

      作为最早在中国试水车联网技术的跨国公司,在过去的三年里,通用旗下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无线通信技术来为消费者提供汽车安全信息服务的安吉星OnStar已经成为中国最成功的车载信息系统。紧随其后快速进入的有丰田的G-book、日产的Carwings、福特的SYNC,以及上海荣威的语音云驾驶iVoka和华晨的E-drive等。

      物联网是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细分,车联网被认为是未来智能行业的趋势,在语音导航、娱乐系统、警报体系等基础功能上,更多的功能将在2020年的车联网中实现。实际上,车联网也早已超出人车互联的功能,延展出了人车互联、人人互联、人网互联……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