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维权 任重道远

发布日期:2013-01-14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116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汽车维权 任重道远
   汽车维权
     2012年汽车消费投诉大盘点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但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措施却并不给力,汽车三包法案迟迟未见出台;汽车质量问题投诉屡见报端;4S店服务掉链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管2013年中国车市的图景怎样展开,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车要开,车要养,这是不争的事实。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2012年汽车投诉的重点、难点,万一你真遇上了,也好有个借鉴。

    案例1:

    DSG事件大众“一碗水没端平”?

    葛先生新买的大众DSG行驶一个月,就出现“换挡时有顿挫感、变速箱异响”的情况,多次向4S店反映,得到的结果是,这是正常情况,他们可以通过升级软件予以解决,同时延长DSG的质保。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大众台湾总代理太古达标宣布,将针对2012年3月前生产的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进行主动性召回,原厂将对变速器软件进行升级。同时将搭载DSG变速器的车辆质保由4年不限公里,延长至5年不限公里。

    【焦点评述】

    德国大众汽车DSG变速箱投诉事件,是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事件之一,近期又因为台湾地区的类似案例而再起波澜。持续大半年的DSG风波拷问了各方的理性。随着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在此类事件的行政执法上有了法律支持,广大车主的权益有望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案例2:

    奔驰屡修不好,退换不成

    李女士在杭州东星行4S店买了辆奔驰C180,自打新车第一天上路车辆胎压系统报警后,该故障像噩梦般三天两头出现,甚至一天报警三四次。系统复位、调手刹、升级软件、换胎压报警系统……几乎能试的都试了,但统统宣告失败。北京奔驰技术人员查了三天三夜,前后共维修八次,但故障仍在。

    【焦点评述】

    李女士的奔驰C180屡修不好,退换不成,维权之路举步维艰。消费者不禁要问:汽车有问题为何不能退?个中有何缘由?又涉及哪些方面的利益纠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退?是采取“堵门”、“拉横幅”、“牛拉车”等等极端方式,还是有理有节地和经销商谈判?倘若真退不了,广大消费者又该如何提出合情合理的补偿要求?

    目前,由于我国汽车质量“三包”法案的缺位,导致消费者维权一直“无法可依”。浙江消费者《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正)》(以下简称《办法》)第三十五条第四款规定,经营者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应当根据消费者要求,负责退货或者更换。《办法》同时明确规定,维修部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大有关行车安全最重要的总成件,但未涉及退车过程中,具体谁承担购置税、保险等等相关费用。由于《办法》属于地方性法规,所以很多汽车厂商故意不认可。尽管如此,《办法》也成为不少消费者退车成功的重要法律依据。另外,消费者和经销商协调沟通,换车成功的案例也是很多的,但个中程序复杂,还是挺耗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的。

    案例3:

    车辆贬值费,想要赔偿不容易

    开车行驶在郊区,撞上了路面拱起的一个圆形的窨井盖,紧接着前挡风玻璃震碎,双气囊弹开。经4S店检查,底盘大梁撞坏,发动机护板破裂,此外还有不能走保险的贴膜、底盘装甲等费用在内,总维修费用将近一万五千元。暂不说该事故增加车辆的出险次数,关键车才行驶一万公里,还很新,大修一次,贬值是肯定的,所以,车主提出了车辆贬值费索赔的诉求。

    【焦点评述】

    近年来,“车辆贬值费”作为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的一个新问题,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涉及的损害数据的确认及相应证据问题等诸多问题而备受各方关注。杭州日报从2007年来一直在关注车辆贬值费的案例,曾帮杭州的杨老师赢得车辆贬值费500元,也见证了转塘的张斌先生的双龙SUV走法律途径拿回1万多的贬值费用,但也有失败案例,毛先生的福克斯就上诉失败。

    这其中一个焦点问题是贬值费的鉴定。车辆是否贬值了?贬值了多少?咋赔?谁赔?这并不是由车主说了算。目前,杭州关于车辆贬值费的评估有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杭州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但该中心只接受法院委托,个人申请不受理。那么,要不要走司法途径呢?这对于普通车主而言是一件十分纠结之事,时间、精力、诉讼成本都要考虑。

    案例4:

    零部件昂贵

    遭保险公司拒绝

    孙女士曾向本报反映,2006年买的进口雷诺梅甘娜,真当养不起。首先,零部件价高昂,最便宜的螺丝钉15元,更换一个电瓶,费用近千,而且有些零部件需长时间等待。该车被一直承保的中国平安(601318)拒绝,理由是:这是辆原装进口的车子,现过了四年质保期,零部件价格相当贵,所以不承保了。

    【焦点评述】

    近年来,宾利、法拉利等进口豪车遭遇保险公司拒绝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像二十万出头的进口雷诺梅甘娜,保险公司也拒绝接单,还是蛮新鲜的。这其中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雷诺厂家还未完全接“地气”,进口梅甘娜零部件价格高,导致消费养车贵、修车麻烦等;第二,我国的车辆保险制度有待完善,没有站在消费者角度破解该难题,而是野蛮回绝。

    案例5:

    正规军用“副厂件”,害苦车主

    卫先生的马自达6在一汽马自达金华龙马4S店做常规保养,店家居然偷偷用副厂件,导致次日车辆就出现启动困难,经其他多家一汽马自达4S店鉴定,空气滤芯、汽油滤芯为副厂件。王先生的一汽大众迈腾出了事故,拉到了杭城一家4S店,维修经理直接跟他说,更换副厂件,定损方便,维修进度也快。王先生纳闷了,4S店,为何要使用副厂件?

    【焦点评述】

    首先,案件中义乌龙马店所使用的副厂配件是易损件,几乎每个消费者在保养时都会涉及。其次,案件中涉及的副厂零件调换的频率比较频繁,普通消费者不易发现差别。店家就是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掺入副厂配件。而一汽大众4S店的做法,很多事故车车主遭遇过,车主还被告知,否则无法定损,导致不能维修,很多消费者急着用车,委曲求全。

    不管是易损件的偷梁换柱,还是明目张胆的要求使用副厂件,厂家授权的正规经销商使用“副厂件”,如此“谋私利”,丢掉的是诚信和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一经发现,应立即向厂家和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举报,并要坚持使用正厂件。

    案例6:

    汽车金融,美丽的“罂粟花”?

    车主程先生,按揭买了一辆雪佛兰的科鲁兹。当时和按揭公司签订了协议,贷款9.1万元,三年期,本利一共要付约10.56万元。与此同时支付了担保押金、公证费、手续费等费用。贷款下来时,按揭公司居然擅自将贷款本金竟然提高到了9.5万元,三年期,本利一共要付近11万元,多了近500元的利息。最终经本报协调,退还了客户3500元。

    【焦点评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按揭公司要生存,要赚钱,理所当然,但一定要事先明确告知客户并征得其同意,这是商家的义务。否则,便有给客户下套之嫌。其次,广大消费者也要牢记,“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上不会掉馅饼”,特别是按揭贷款买车中的“0手续费”、“0利息”,有的则隐藏了种种猫腻,广大消费者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