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一策略也将新兴市场囊括在内,中国市场将获益。丰田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丰田在中国的生产会严格按照丰田的全球化标准进行,我们也期待在丰田新的全球架构战略之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新全球架构
丰田新全球架构(TGNA)乃是丰田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一环。该战略启动于2012年4月9日,旨在推进零部件共享,降低开发成本。
3月27日,丰田公布了更多TGNA架构战略的细节。丰田称,未来将围绕TGNA战略推出多个新平台,打造公司有史以来最佳车型,从2015年开始基于TGNA平台发布新车,并投入市场销售。
加藤光久表示,在TGNA架构战略下,同平台车型将使用大量通用化零部件,“全球车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TGNA战略将提高丰田的销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在TNGA计划中,车辆将从车身设计和内饰等外在方面凸显个性与特色,而从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将统一设计,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与共享程度。
分析人士认为,丰田此举可谓“一石二鸟”。零部件通用化可减少各车型必备的加工设备种类,有利于缩短开发时间,削减设备投资,降低相关固定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同一零件的订货量、帮助零件厂商降低成本,有助于削减零件的采购费用。
丰田的目标是将全部4000种至5000种零件中一半左右实现通用化。通用与共享可覆盖底盘悬挂、发动机、传动变速箱和驾驶舱室座椅外围设备等。此外,丰田将通用与共享的范畴划归为两大部分:发动机舱室和驾驶座位周边设备。前者的组件涵盖排气管、马达和管线等,后者则包括音响、空调、方向盘操作按钮、电动车窗操作按钮、功能仪表和座椅结构等。上述零部件实现模块化,经过不同的包装可用于多种车型。
据悉,丰田将更新三种底盘平台设计:B(小型车)、C(中型车)和K(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中大型车)。而在2018年之前打造的10款全球战略车型,包括新一代雅力士、普锐斯、卡罗拉、凯美瑞、RAV4乃至Previa等车型都在其中。丰田方面透露,未来采用上述三种平台打造的车辆产量将占丰田总产量的50%。
精益再精益
避免浪费和精益生产一直都是丰田生产方式(TPS)的精髓。而丰田汽车业一直被视为日本式管理的典型,即精益化管理与生产。
在2005年4月丰田启动“价值创新计划(VI,Value Innovation)”后,丰田在精益的路上就越走越远。曾任丰田汽车社长的渡边捷昭表示,“VI计划将多个零部件组合成标准组件,并淘汰不必要的部件,从而降低零部件成本。我们的目标是将零部件数目减少一半。”VI计划以大单元为基准进行成本控制,将设计构思阶段包括进去,即在设计构思阶段就要考虑到有利于整个生产链条各环节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的问题。VI的推出曾震撼了整个汽车业,人们难以相信在成本控制方面已经成为样板的丰田再次提出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丰田做到了——实施VI计划后,每年可为丰田节省逾2000亿日元(约20亿美元)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