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整车市场低迷 售后利润超过车价一半

发布日期:2013-06-19 来源:搜狐汽车 浏览次数:138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整车市场低迷 售后利润超过车价一半
      有时候夏季未必是火热的季节,就如现在的汽车行业,长春的经销商们就在这个夏日感到丝丝凉意,甚至有销售商表示,部分新品牌车型基本是“赔本赚吆喝”。而与汽车销售境况相左的是,汽车售后正逐渐成为行业的利润高地。

    现象>>新车上市“赔本卖”

    “销售业绩是比去年好了很多,可利润却不是很乐观。”作为某4S店的负责人,刘超近一段时间一直忙着一款新车的销售。据他介绍,因为外观时尚,他所销售的品牌自从来到长春销售就很好。

    “和去年同期相比,仅仅今年上半年,销量就增加了17%左右,这在同行是很少见的。”可是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让他有多少欢喜,他坦言,目前整个汽车行业并没有回归高峰的大环境,销售业绩的取得,与公司近期降价促销有关。“就说这几款两厢和三厢车吧,和去年同期比较,单车售价都出现了8000元左右的下降。”

    比较之后刘超发现,公司在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同时,却面临这样一个尴尬“每销售一辆车,我们销售环节就要承担7%到9%的亏损。”

    业内>>汽车销售利润成鸡肋

    昨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面对这一尴尬的,不仅仅是刘超所在的店,许多国内上市的汽车销售企业也没有逃离这一窘境。

    据几家上市公司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亚夏汽车的销售净利润率仅为2.30%,而另一家上市企业庞大集团的销售净利润率甚至只有1.49%。唯有北方某上市汽车销售企业的利润稍显突出,但其销售净利润率也仅仅是5.53%。

    “这还是今年一季度销售好转之后才有的成绩,去年四季度的数据全是负值。不得不承认,单从销售利润来考量,汽车销售已经是行业的鸡肋。”汽车业内人士介绍说。

    揭秘>>售后利润最高达车价7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卖车不在赚钱呢?

    对此,刘超介绍说,首先是近几年汽车市场的整体环境并不是很好。同时,市场竞争却日渐加剧。因此利润减少也可以理解。不过他所说的另外一点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按照他的介绍,他所在的4S店因为都是新品牌,所以大部分车都在首保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售后,大部分是免费的,而4S店又没有其他赢利点。

    难道售后可以扭转局面吗?

    一家4S店维修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虽然近几年汽车不好卖,但是维修站的生意却一直比较红火,维修、保养的客户比以往增加了30%左右。对于入门级轿车而言,4S店汽车售后服务产生的利润已经超过了

    整车销售。从长远看也是这样,如果售后服务做得好,那么一台车产生的利润可以达到车价的一半以上,这是汽车销售产生的利润远远达不到的。

    “应该是可以扭转的,按照我们的计算,做得好,售后的利润能够占据整车利润的7成。”对于同行的表述,刘超也表示了认同。

    “现在看来,汽车售后市场确实比汽车销售的吸引力还要大。”吉林省圣仕车友俱乐部负责人孙德魁说,按照其俱乐部会员反馈的信息,仅仅是车主年平均车饰及日常护理消费,就已经达到20000元左右。“这还没有计算,汽车维修、改装升级、换件等其他环节。”

    分析>>后销售时代拼服务最重要

    为此,孙先生表示,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原本的悠哉生活已经开始发生改变,同一市场,不仅对手品牌相继进入,同一品牌不同经销商之间,既是伙伴也是对手。“产品完全一样,厂商给的政策也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管理和服务。”在他看来,要想留住客户,就必须要提供超越客户期待的服务。

    “从大趋势来说,汽车已经从奢侈品变成消费品。因为,市场还是巨大的。”但孙先生同时表示,尽管销量会有一定的保证,但从销售与售后的盈利结构来看,可能会慢慢偏向于售后。在他看来,一家品牌4S店的理想盈利结构,应当是销售与售后“三七开”。也就是说4S店的利润七成应该来自于售后,“这是比较理想的状况,也应该是行业真正关注的地方。”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