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2013中国汽配商学院•总裁首届班开学典礼在蓉城举行

发布日期:2013-08-11 来源: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 浏览次数:2202
本次论坛以中国汽配商学院·总裁班开学为契机,在上千名汽配领域企业家云集之际,邀请行业专家展开观点的交锋,提高论坛的实用性和互动性;同时,本论坛找到了企业问题的关键点——为政府、厂家、渠道商、终端搭建起对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平台,做到了四方无缝对接,同时植入行业数位巨头、深入行业企业、引领经营趋势、探讨变革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因此总裁班上千家企业负责人的翘首关注与期盼,让众人看到中国汽配市场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2013中国汽车后市场创新发展
论坛暨首届中国汽配商学院•总裁班开学典礼在蓉城举行 




论坛现场



宋潇主持创新论坛互动对话环节



鑫四达总经理李永忠授牌



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常务秘书长董鸿星致辞 
 

  本报成都讯 记者刘力源报道5月13日,“2013中国汽车后市场创新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汽配商学院·总裁班开学典礼”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常务秘书长董鸿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等行业领导和来自全国上千名汽车配件行业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鑫四达(四川)投资管理责任有限公司、潇潇传媒共同主办了本次活动,希望借此次活动指导企业应对2013年汽车后市场面临的挑战,并通过与专家的交流,让与会者在演讲与交流中寻求答案,共同分享汽车后市场发展机遇,帮助企业在变革中思考如何在危机中突围,在政府、厂家、渠道商、终端店四方平台中实现无缝对接。

  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常务秘书长董鸿星在主持中谈道,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整车销售的利润空间逐渐下滑,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商机正在涌动。但是,汽车后市场相关产业在管理、服务等方面无法满足消费者所需,导致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由此可见,中国汽车后市场市场空间虽大,却还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环境。其表面上形态各异,百花齐放,非常活跃,但实质良莠不齐,形成自主品牌的企业屈指可数,整体上讲目前还处于混乱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营,诸多企业由于自身的限制对整体市场的掌控力不足,导致诸多企业走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2013汽车后市场发展创新论坛是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已任:“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到行业众多专家的参与,参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这说明我们的行业,在经过长达30年的沉淀后,在面临汽车市场微增长的新形势,仍然能以积极的心态、实际的行动,团结一致,共渡严冬。也说明,我们在坐的各位企业家,是乐于思考、善于奋进的表率!”

  他相信,通过论坛如此之多的行业专家建言献策,定能将后市场的整体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共同探讨后市场发展方向,重点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一定能成为后市场发展的指明灯;为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他呼吁在政府、厂家、渠道、终端搭建起四方共赢的平台,共同应对2013年行业面临的严峻调整与全新机遇。
 
  汽车、汽车配件及用品、展会三足鼎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就《2013全新机遇与严峻挑战》进行主题演讲。
据其透露,截至2013年1月30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其中汽车1.2亿辆,摩托车1.2亿辆,18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具潜力的市场,也是政策影响最大的市场、商业机会最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苏晖认为,2013年将是国内汽车后市场重大发展和变化的关键一年,在多种营销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后市场将呈集中交易的趋势,并与互联网结合更加紧密,并逐步形成汽车、汽车配件及用品、展会三足鼎立的局面。

  他特别指出,中国汽车后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规模和经营都相对滞后,尤其是汽车售后服务很落后。同时,广大汽车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胃口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汽车销售市场、汽车后市场。2013年对于汽车销售市场和消费市场来讲,是挑战大于机遇,而相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恰恰是机遇大于挑战,而且是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客观存在的。
 
  重庆两江汽配商会会长钱勇则就汽配行业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在他看来,货品、货款和人才是压在汽车配件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议各汽配企业要想在困境中突围,需要提升自有品牌形象和加强服务。
钱勇特别提到,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微利时代,企业日益感受到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但可口可乐、百事、梅赛德思、奔驰等国际知名品牌会屹立百年不倒,而且利润丰厚。他建议汽配企业要与时俱进,相信品牌的力量,反对做成类似“米其林轮胎店”这样店招。他认为,品牌可为企业带来如下“好处”:1、获得高额利润。2、统一的品牌形象,减少企业大量的宣传成本。3、获得顾客的高度信赖,从而产生持续的购买。4、车主会主动找上门要你代理的产品。5、高度的员工凝聚力,员工会以自己所在的企业为荣,节省了人力资源变动成本。6、持续增长的品牌无形资产。
 
 上海众志恒沪产车联盟副会长朱波、北京市汽车配件商会副会长杨嘉等嘉宾还就企业核心人员驾控之道、汽配产品分类法等进行讲解。
他们认为,当前后市场企业大多面临一个问题:把资源交给核心人员,会造成公司机密泄漏,成为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不把资源交给核心人员,又会造成其工作无法开展。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他建议实施人才的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以便更好的激发其工作主观能动性。
 
  无缝对接以共赢为前提

  在潇潇传媒总经理、《车品》杂志出品人宋萧担纲主持的高端对话环节中,苏晖、钱勇、杨嘉、四川三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兵、重庆红旗缸盖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力、重庆金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以及主办方四川鑫四达总经理李永忠就政府、厂家、渠道商、终端店四方平台如何实现无缝对接展开论辩。
几位嘉宾认为,政府、厂家、渠道商、终端店想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相互间必须成为共赢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以共赢为前提,而不再是单纯的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厂家不是将产品销售给渠道商,而是通过渠道商销售。围绕此,厂家应该为中间渠道商、下游零售店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附加值。而渠道商与零售店也不能坐等厂家送上门的服务,自身丧失了极思进取的自身运营能力及战略规划。政府则需要高屋建瓴,为其他三方营造良性健康的产业环境。从这个层面上讲,搭建良性的产业链环境、搭建共赢的价值链,政府、厂商、渠道商、终端商四方都应以相互信任为基石,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实现有效整合。
 
  微增长中保持乐观心态

  鑫四达总经理李永忠用大量数据和案例,劝慰大家要在微增长中保持乐观心态。
据了解,2013年中国汽车预计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从这个角度讲,中国车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是刚性需求,并由此带来汽车后市场的超刚性需求。对此,行业应该有积极的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过,后市场企业想抓住机遇、获得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服务为基础、以车主刚性需求为前提,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战略规划。 
 
  他提出,厂商要以终端客户——车主的需求为出发点研发、生产产品,渠道商要站在车主需求角度,帮助终端店面输出营销模式,终端店要以车主需求为前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从这个角度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造,才能增加四方共赢的可能性。

  本次论坛以中国汽配商学院·总裁班开学为契机,在上千名汽配领域企业家云集之际,邀请行业专家展开观点的交锋,提高论坛的实用性和互动性;同时,本论坛找到了企业问题的关键点——为政府、厂家、渠道商、终端搭建起对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平台,做到了四方无缝对接,同时植入行业数位巨头、深入行业企业、引领经营趋势、探讨变革模式、聚焦产业发展;因此总裁班上千家企业负责人的翘首关注与期盼,让众人看到中国汽配市场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