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市场

中国汽车整零关系三道坎:欠钱 抄技术 打板子

发布日期:2014-06-18 来源: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 浏览次数:1418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每每谈及与整车企业的关系,更多地以弱势姿态示人,“拖欠或者延迟应付账款”、“参与整车开发时的核心技术流失”,以及整车企业出现质量问题时把矛头归咎于“配套质量而打板子”,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每每谈及与整车企业的关系,更多地以弱势姿态示人,拖欠或者延迟应付账款参与整车开发时的核心技术流失,以及整车企业出现质量问题时把矛头归咎于配套质量而打板子,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

呼唤中国汽车整零协作排行榜

汽车产业向来以链条长、影响广、关系复杂而著称,整零协作如何保持良性、长期的合作,实现共赢,关乎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

近日,根据PPIPlanning Perspectives Inc.)公司日前发布的排行榜,在北美地区,整车企业中丰田和供应商关系最佳,而供应商对大众印象最差。PPI公司每年在北美调查供应商对整车企业的看 法,发布整车厂-供应商协作关系指数WRIOEM-Supplier Working Relations Index)。今年PPI调查了大约360家供应商。

按照PPI传统调查的六大制造商,排名为:丰田、本田、日产、福特、克莱斯勒和通用。PPI近年还新增了宝马、奔驰和大众三家德系车企,因而完整榜单上总计有9家整车厂。加入德系车之后,第2名为宝马,而垫底的是大众。

目前来看,PPI对供应商的调查指标集中在:总体信誉,沟通技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16个方面进行评分。这则榜单也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一种思路,中国汽车的整零关系,也应该纳入到行业思考的话题中,并力争为此建言献策。

通过与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长期沟通和交流,发现目前国内整零关系的矛盾颇多,集中表现为:拖欠或者延迟应付账款参与整车开发时的核心技术流失,以及整车企业出现质量问题时把矛头归咎于配套质量而打板子

自主车企延迟付款 现象时有发生

据一位来自湖北某汽车传动轴企业的工作人员反映:在给整车企业配套的过程中,合资企业的付款周期较长,但一般能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付款,周期多为30—45天。

相比之下,一些自主品牌的付款周期,常有起伏,延迟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该员工说。他还举例称:例如吉利公司,常以产品销售目标未达成而推迟付款。因为零部件企业自身的抗风险实力并不强,一旦拖延付款,将直接影响资金链紧张,并导致上游原材料采购不顺畅。

据了解,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在零部件采购时,最看重成本要素,为了达到省钱的目的,往往选取多个配套商,同时供货,并不断议价,导致零部件企业陷入恶性竞争。

整车企业对此也很有苦衷:自主汽车的品牌认可度较低,溢价能力不强,加之市场规模有限,又要确保产品设计和功能的实现,采购价格往往成为唯一的讨论焦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自主品牌推入死循环的漩涡:一款产品从设计之初,就很难保证未来的市场规模,但同时又要尽可能低压低配套成本,品牌力短期内难以支持理想的盈利空间。最后的结果演变成:经常更换配套商,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落下价低质次的口碑。

外资零部件 更担心核心技术流失

因未对汽车零部件提出股比要求,跨国零部件巨头多以独自形式进入中国。包括博世、电装、大陆等企业,纷纷在国内各省布局,设立生产工厂。

曾经采访过多家北汽绅宝的零部件供应商,因为萨博品牌源于欧洲,北汽在吸收和消化萨博技术的同时,也一并将萨博在欧洲的配套商纳入到绅宝的零部件体系中。

包括江森自控、李尔在内的多家零部件企业对绅宝品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也坦言:自主品牌短期内上量具有一定挑战,但与北汽集团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促使他们对新品牌的信心和支持。

相比之下,缺少大集团支持的自主品牌,在与跨国零部件企业合作时,经常遭到窃取核心技术的诟病。有零部件企业就曾反映:产品设计之初,即参 与整体方案解决的讨论,但随着工程样车、量产样车等配套环节走下来,整车厂甚至会以成本高而单方面踢掉配套商,转而自己单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做法窃取了零部件企业的劳动成果,尤其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核心领域,整车厂坚持认为自主开发不会被卡脖子,而零部件企业参与项目的部分核心员工被到整车厂,直接导致双方合作的破裂。

另一个最为诟病的现象是:一旦整车质量出现问题,就把板子打在配套商身上。包括丰田前两年在全球爆发的刹车门事件,以及长安福特去年开始持续出现的翼虎断轴事件。

很多时候,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哑巴吃黄连。国内某整车企业研发部主管就表示:福特的产品拿到国内,很多时候并未做现地性调整,问题也可能发生在设计环节。单单以配套质量为由,同时缺少企业内部问责,不具有说服力。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