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夺得中国乘用车销量冠军的上汽大众,近期表现令外界大跌眼镜。
1月16日,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在其公众号声讨上汽大众,“为争销冠逼迫经销商压库,各地上汽大众4S店陷入泥潭”。文章中表示,上汽大众遭遇销售不畅、利润下滑,库存超限,不少经销商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此外,有爆料称,成都、重庆和昆明等地多家上汽大众经销商总经理相继离职。尤其是成都,更是离职的“重灾区”,包括精典申众、港宏宏羽、长征、华星西蒙以及艾潇等多家上汽大众经销商总经理离职或调离。其中,精典申众和华星西蒙曾经是上汽大众的7星级经销商,其总经理也获得过全球大众优秀职业经理人称号,其操盘运营经销商的能力非常强。
在此之前,上汽大众刚公布2018年销售成绩单,总销量为206.5万,同比微增长0.1%,蝉联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上汽大众已经连续三年夺得年度销量冠军。在又一次取得销量冠军后,上汽大众为何遭遇经销商维权、高管离职?时间财经联系了上汽大众公关,但截至发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在公告中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严重局面,最主要原因是扭曲的商务政策,具体表现为上汽大众存在压库、以产定销、商务政策不透明、高管队伍缺乏监督等四点严重问题。
成都的情况也类似。成都某4S店员工告诉时间财经,成都很多4S店总经理从11月底就开始离职,主要原因是2018年中国车市不景气,经销商经营举步维艰,利润大幅下滑。与此同时,主机厂销售指标太高,根本实现不了,在利润和指标的压力下,只有选择走人。
品牌效应减退?
不容忽视的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力开始下滑,减配比较严重,途观L就因此受到质疑。2018年12月底,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公布了2018年首批试验成绩,其中途观L在C-IASI碰撞试验评分给出了M(一般)的成绩,低于中国自主品牌领克和WEY的G(优秀)表现,甚至连A(良好)的表现也没有获得。
据了解,因为新造车企业的崛起,原本上汽大众的精英团队,甚至整个项目组都被挖角。2017年11月,张海亮携手牛胜福、向东平等具有上海大众背景的高管,低调组建了电咖科技公司,并迅速推出价位在6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EV10。在电咖汽车8位高管中,6位来自上汽大众,且均有20余年造车经验。
2019年1月初,上海市徐汇区公安局公布了“朴春旭吸食毒品案”的处罚结果,朴春旭被行政拘留十日。据经济观察网报道,朴春旭是上汽大众汽车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有接近上汽大众的消息人士透露,他已经在内部被双开。
在高销量和利润的背后,大众品牌的品牌力正在消减。
库存是万恶之源
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寒冬,全年经销商库存指数都高于警戒线。据了解,上汽大众4S店的库存也是一直居高不下。根据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发现,江苏多地上汽大众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高达3-4,远高于1.5的警戒线,这意味着即使经销商不进新车,其库存也足够销售4个月。
有消息称,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上汽大众各家4S都是进货量比零售高出一倍,这意味着经销商4S店的资金都被套牢,无法换成现金流。上述内部人士称,“长此以往,经销商很可能会因资金流断裂而陷入困境,无法经营下去。”
在车市寒冬的大环境下,经销商库存很容易积压,为了清理库存经销商4S店会降价销售。成都一家上汽大众经销商的销售人员坦言,“2018年下半年很多车都是降价出售的,每辆车差不多要亏损2万元左右。”因此即便是降价出售,也无法让经销商获得充足的现金流。
除了市场大环境导致上汽大众经销商压力巨大之外,业内认为上汽大众的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产品竞争力逐渐变弱、市场竞品的产品力逐渐增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尚无产品,上汽大众的车型或失去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导致消费者观望期变长。
更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汽车流通协会表示,2018年12月中旬就已经致函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反映江苏地区经销商生存堪忧的情况,但至今没有得到正面回复和妥善解决。上汽大众对此危机三缄其口,也没有正式与经销商通过协商处理。
业内认为,经销商举步维艰,此事连锁反应或将继续。如果上汽大众一味追求销量,必将造成经销商的大量“离巢”退网。而此次经销商的维权,或许给它提了一个醒。(北京时间财经 欧阳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