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从公司规模,业务板块,产品系列、研发能力等对巨江公司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重点解析了巨江的渠道建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发展,助力巨江发展成今天的规模。以下为林总部分发言内容,与您分享:

林毅: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巨江。巨江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科技企业,共计200多个品种与规格,集团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近1300人。公司目前拥有3条铅带线,拥有5条拉网线,10条国内先进的装配生产线,全部采自国外进口的全自动生产设备,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现已形成每日33000只,年1000万只电池的生产能力。2020年底预计能达到850万只产能,销售额突破18亿元。
巨江二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二级市场现金流快速,资金周期较短,这些年身为民营企业的巨江把重心放在发展二级市场上,二级市场的业务占巨江整体的60%左右。在二级市场发展多年中,巨江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制造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 产品优势:产品系列齐全,综合性价比高,满足渠道和用户双重需求
中国地域广泛,南北温差大,东西气候不同,二级市场对于产品的要求高,既要满足客户需求,也要符合渠道利益,对工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巨江的产品在二级市场是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产品体系,北方系列、南方系列、高原系列、起停系列和驻车系列,这些系列是根据车型、气候温差而设计的,不仅是把产品做到极致,同时也能满足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
● 制造优势:柔性制造能力,交付周期缩短,满足各类大小订单业务。
巨江工厂运作比较灵活,在蓄电池制造企业中以柔性制造著称,交付周期短,满足各种业务模式。现在全国蓄电池企业,产销规模达到千万只以上的企业,只有巨江能够在配套、二级市场,外贸和OEM四块业务中较为平衡的发展。因为当初在设计工厂的时候,巨江做了很多设备和工艺环节的设计。所以面对现有的业务模式,能够满足各种各样的业务需求。这也是巨江面向平台和二级渠道的第二大核心的竞争力。
厂商融合与渠道共荣
● 协同平台,加强国有自主品牌竞争力
企业和渠道是竞合关系,渠道和企业共同作用下是可以发挥出更大效益的。从电池单品上看,巨江有自己的渠道,未来也会把自有渠道做的更具竞争力。但是现在汽车后市场中正不断涌现出新的平台,巨江愿意和平台一起携手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以前陈胜吴广起义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台和工厂合作,是有能力对一些大品牌商进行弯道超车的。从目前来看,中国工厂的制造能力已经逐步变强了,但是品牌力不强。去法兰克福展会时你会发现,很多的中国企业面前仍是无人问津,反观国外大品牌的展台,人气很旺,因为他们把产品、品牌、市场和服务都做得好。现在中国的制造型企业,自身的能力太有限了,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把研发、制造、渠道、品牌和服务等内容全都做好,只能做好制造,做好局部。现在和平台协同,是很多企业能发展起来一个机会。
● 厂商融合,加强后端渠道品牌建设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品牌力不强,所以企业毛利和净利并不高,仅有的利润需要投入到设备改造和研发设计等环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后端渠道品牌建设力还不足,这就需要渠道平台商来运作。
平台商不能一味的向上游供应商要求利润,而是要和上游工厂一起做更多的品牌建设、渠道赋能、终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要和工厂一起去改善环境,打造起一条有竞争力的价值链,这个价值链不是仅以利益相交的。所以整体来言,我认为厂商和渠道商未来的整合是分工更加清晰,是效率和服务的提升,是一种进步。中国制造企业和渠道服务都有进步的空间。
● 挖掘需求,创造客户是最终目的
“挖掘需求,创造客户”对工厂和平台而言都是最终目的。企业不管做什么动作,都是在不断的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只有企业变强大,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所有的厂商合作的前提都是基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 向消费者提供成本更低,与众不同的产品
最后我分享一个自身的经历。巨江国际市场有一个客户,这个客户的体量是非常大的,有次去客户那出差,聊起关于产品是哪里拿货的问题,客户和我说他有A+B供应商,分别在哪个地方,价格怎么怎么低,我反问客户,这些供应商除了给你低价的产品,还给你哪些服务?客户顿时哑口无言。所以最后我想说,现在蓄电池市场,一味的提供低价的产品,是不可能一直捆绑住客户的,除了低成本价的产品,企业更需提升更有价值的服务,用与众不同的产品,来赢得客户长久稳定的支持。最后演讲到此完毕,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