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内燃机关键零部件:几多得失几多喜忧

发布日期:2011-06-23 来源:中国客车网 浏览次数:21347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将会继续高速发展,年均发展速度约为10%~15%,到2015年将达到3000万辆。

缸套活塞环

“十一五”成果显著2010年,全国缸套活塞环行业大约有500余家,其中从事OEM配套的企业30余家,其余企业基本为售后市场服务。行业总资产约为260亿元左右。

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10年,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基本形成活塞环以安庆帝伯格茨、仪征双环、南京飞燕为代表;缸套以中原内配、扬州五亭桥、肇庆动力配件为代表;缸套、活塞、活塞环摩擦副组件以石家庄金刚集团、南平华闽集团,还有行业内上市公司成都银河动力、中原内配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这些骨干企业各具优势,产品技术水平较高。把持了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占据了配套供货的优先权并在售后市场不断进取。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缸套活塞环产值分别达到119亿元和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35.5%;产量分别达到9000万只和10.2亿片,同比分别增长30.4%和20.83%。

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缸套,活塞环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0亿和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40.61%;两产品的增加值率分别达到26%和38.27%。

职工收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不断增加。2010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

技术改造、技术措施力度加大。技改技措项目实现了“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2010年全行业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技改技措投资达1.1亿元。

强化了产品研发力度。超过亿元以上行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在缸套、活塞环的表面处理、材料优化、几何形状结构,三大方面展开研发和创新。

发展模块化和组件化生产。使缸套、活塞环、活塞摩擦副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都达到最佳,使整机装配,发动机维修使用快捷方便,其整体使用性能提高25%~30%。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产值耗能同比降低1.7%。

排头兵带动发展石家庄金刚集团公司以“规模跨越,管理规范,团队提升”为目标,2010年结合产品结构优化,加大技改投入,运用先进技术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产能,企业规模同比增长70%,增速居行业之首。中原内配2010年7月16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发行股票2350万股,募集资金5亿多元,为企业谋求跨越创造巨大的提升空间,缸套产量同比增长32.5%达到2900多万只。安庆环新集团采用先进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增加值率提升到56.94%。仪征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注重产品开发,2010年使工业总产值增长40.62%。南京飞燕活塞环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2010年产值产量分别增长33.8%和22.5%。

2011年增长预计15%~20%2011年,整个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变动大,国际上随着金融危机在各国的演变,国际形式更加复杂。中东和北非有着混乱的局面,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这些都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内主机市场旺季来得晚,峰值偏低,一季度不如往年。主机产量偏低,零部件产能过剩,导致售后市场竞争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正在影响着出口业务。

预计,2011年缸套、活塞环行业增幅将低于2010年,增幅在15%~20%之间。缸套产量10350万~11000万只,活塞环11.7亿~12.2亿片。

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将会着重产品的设计和实验能力。企业需要提升产品自主设计能力,切入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市场,进入与主机厂同步开发阶段。

产品模块化设计、制造将是主机和零部件行业的共同目标,这也会促进企业多品种生产,还可能导致行业内企业间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逐步改善弱、小、散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相关负责人指出,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节能减排,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扩大其在总量中的比重。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材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挖潜提效。二是发挥排头兵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与龙头企业对标活动,向管理,向技术要效益,做好规模化经营。

 «    1    2    3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