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欧美整车厂采取的是全球采购策略,为每个类别零部件选择主次分明的2~3家供应商。业内专家陈文凯认为,这种策略相比日系,更适合目前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其最大优点是能够保证在原材料突发供应中断时,找到替代供应商救急,使企业能够维持正常生产运营,从而不至于出现地震后日系车企所遭遇的“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不过,陈文凯也指出,这种模式可能会出现供应商合作时间较短,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出现产品不稳定的情况,本土企业需要注意。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地震也给中国带来了机会。日前,有消息称,未来3年将有300家日本的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江苏丹阳市经济开发区。
早在去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就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签订合作备忘录,启动定位为“日本中小企业汽车零部件集群”的佛山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
上月底,日本名南经营会长影山胜行、日本名南经营常务小岛成树等一行五人专门从日本来到宁波,与宁波鄞州、奉化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前期接触,希望为日本委托方也就是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宁波同行开展合作牵线搭桥。
将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日本以外,正成为日本诸多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