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震或致全球汽车产量减少1100万台 华东 制图
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企业为分散风险正在加快将工厂向海外转移的速度,而中国有望成为投资首选。百日以来,强震、海啸、核泄漏的阴影一圈圈地笼罩着日本狭长的国土。而此次日本东北部的地震对日本乃至全球汽车业的影响也超乎了世人的预料和估计。
汽车的国际分工细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产品,只要缺少一个零部件,所有的生产线将全部中断。日本则处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在过去近30年中,虽然日本陆续将国内制造业装配工厂移到海外,然而留在国内的只生产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生产设备、研发中心等工厂却依然牵制着整个产业的命脉。
瑞萨电子是日本一家芯片生产企业,涉及电视、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等方面微控制器的生产。其中,它生产的汽车所需芯片占全球的40%,总量约有70%销售给日本汽车制造商,另外30%销至美国和欧洲的汽车公司。地震让瑞萨电子损失了大约40%的芯片生产能力。10家工厂中有8家受损,其中7家因为电力供应中断引起。
消息传出,日本、欧美的汽车制造厂不得不暂停生产,这些汽车工厂都需要它们生产的电子芯片。据德意志银行估计,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均受微控制器芯片的短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甚至可能在去年大约7600万台的基础上减少750万至1100万台,或下降10%到14%。
通用汽车公司成为第一个因日本地震而关闭海外工厂的美国企业。因为缺少足够的日本制造零部件,首先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座工厂,接着西班牙的萨拉戈萨工厂于3月21日关闭,而位于德国的爱森纳赫工厂也减少轮班。
法国的标致雪铁龙生产线中断了。原因就是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净化装置柴油颗粒过滤器(DPF)的核心零部件是在日本东北生产的。
巴西的本田摩托车工厂停工了;印度的丰田汽车公司在6月4日前仅能维持正常情况下30%的产能。
中国的东风日产也从3月26日起就开始大幅减产,由于日本本土生产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产品供应不上,湖北襄樊工厂安排的生产计划已不及平时的三分之一,每年例行的高温假提前到5月开始执行。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车企在日本这场地震中都难以置身事外。“技术壁垒太多,是不是该考虑打破了?”日本战略调达株式会社社长中森清训在日本地震后也在做产业链方面的调查。中森清训建议企业加速对外产业转移,朝日新闻社的中川仁树则认为,企业在国家危难之时不会搬到国外,“要搬也是冷静下来之后。”瑞萨电子在中国也有分厂,主要是生产电饭煲和遥控器上的芯片,但是在产业转移问题上,“扩大生产是肯定的,是否生产汽车的芯片还在考虑。”瑞萨电子的会长伊藤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