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士没有就这一方案透露更多细节,仅表示不排除锦湖品牌退出而换之以全新品牌重新进入,但最终是否采用这一方案以及何时更名、新的中文名如何命名等问题,则要等进一步的评议和商议结果。
一位媒体人士也称,锦湖中国董事长在此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就对更名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而在随后致电锦湖中国市场部后,相关人士对该消息予以了否认,但该市场部人士也承认,“不排除因职级限制接触不到相关信息”的可能性。
模仿横滨轮胎更名?
按照该报料人士的说法,锦湖方面将更名作为危机处理手段进行了考虑。
一位媒体人士也称,“在5月15日的媒体沟通会上,锦湖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就对更名表现出极大兴趣,私底下咨询了几位记者的看法”。
据该媒体人士透露,李汉燮的确就此事与之有过沟通。李汉燮称自己不能理解“Kumho”为何被翻译成“锦湖”并注册,“锦湖”二字的发音并不贴切。而该记者当时的建议是,既然“锦湖”的品牌形象已经受损,不妨更名或是另外打造高端品牌。
和众多知名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后改名所不同的是,轮胎品牌更名的情况并不多见,若锦湖考虑改名,可作参考的是,横滨轮胎于2007年在中国市场采用新的中文品牌名“优科豪马”。
对于“锦湖”品牌退出而换之以新品牌出现,锦湖中国市场部的相关人士颇为惊讶,“就我目前所接触到的情况来看,没有听说锦湖要更名”。
该人士解释,锦湖倘若要更换“KumhoTire”的英文标识,则意味着要更换生产轮胎的模具,将涉及数亿元的资金,倘若仅更换“锦湖”的中文商标,“意义可能不大”。
“如果消费者对锦湖的产品不满意,在标识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换个中文名字,那他们还是会知道这就是原来的‘锦湖’,消费者可能会更反感。像横滨轮胎更名为优科豪马,我也不认为是多么成功的案例”,锦湖中国的相关人士如此表示,“我觉得目前还是做些实质性工作,恢复消费者信心比较好”。
该人士称,下半年的广告创意都是围绕“锦湖”品牌来开展的,如果考虑更名,上级部门应该会给予通知,“否则我们的工作就白白浪费了”。
但该人士也表示,可能因个人职级问题接触不到此类核心信息。在锦湖中国的人事框架中,部长级以上的职务都由韩方人士担任。
锦湖或显焦虑
若该爆料人士的说法能够被最终证实,这或许能在一定层面反应出锦湖方面面对市场危机的焦虑与急迫心态。
锦湖不仅未能从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中走出,其一直引以为傲的整车OE配套,目前也正面临整车企业更换采购品牌、缩减配套比例等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