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不是说泰国生产的丰田就不好,事实上各个汽车企业都制定了一整套标准来保证自己各个生产厂的质量一致。可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得到保证,至少花了这么多钱他们应该知道自己买的车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这几年里,车市有一个有趣现象,越是紧俏需要加价才能得手的车,如Q5、如X6、如CRV、如途观、如卡宴,排队的趋之若鹜的越多。越是优惠的打折的商家咬牙让利恨不得免费白送的车,越是无人问津。这或许是层出不穷的“达芬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跟风消费赔上血本也要上,还是怕吃亏上当地板上的免费午餐也不捡呢。
车市里的“达芬奇”对消费者的损害是明显的。怎么预防?当然还是从制度和法律上更加严格。汽车产品宣传的时候,应该严禁对消费者误导。至于进口汽车原产地的,韩国就规定从2012年开始,所有进口车都要标出原产地。这或许是保证消费者权益的好办法吧。
近年来,我们俨然已成“汽车大国”,但汽车界的“达芬奇”,影响更大,缺乏关键技术和整车集成技术的技术攻关,依靠所谓局部自主、自主合作、自主联合、结构性自主的方式扩大自主品牌,甚至单纯依靠“达芬奇”式的包装显然不行。缺少了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哪来的汽车梦?如果放任“达芬奇”肆虐的汽车界,汽车强国的梦想何时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