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巴格达南部40千米(25英里)处的Iskandariya镇,一家汽车组装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各款新车。该工厂与斯堪尼亚公司(瑞典商用车制造商)、德国奔驰和法国雷诺均签有合同,同时该工厂与中国、伊朗存在合作关系,从中伊两国进口汽车零部件在此组装,出产的中国奇瑞、日本丰田及德国宝马等汽车品牌都在当地倍受欢迎。
伊拉克计划10年内完成更多的汽车零部件本土生产,目标是最终实现生产纯国产汽车。
可是自从经过伊拉克战争(美伊战争)之后,国内绝大多数废弃工厂长达八年之久,至今仍然闲置。一些工厂遭洗劫,另有一些仍处于危险地带。
报道称,高电价、政府的不重视、数量庞大却不能裁掉的国企员工、资金缺乏以及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廉价汽车等诸多因素阻碍了当地汽车行业的复兴。
据伊拉克央行数据,伊拉克工业只占GDP的2%。为复兴工业,过去3年里伊拉克已投20亿美元巨资,扶持76家汽车公司的260个工厂。伊拉克工业矿产副部长AdelKarim称:“我们大部分工厂仍在亏损。现在已经有8家公司盈利,希望年底能达20家。”
国有汽车工业公司(StateCompanyforAutomotiveIndustry)1976年建厂,从1991年开始闲置一直到2005年,此后幸于接到一系列合同才使其得以重新运作。
2008年与大众瑞典品牌斯堪尼亚公司(SCVb.ST)签订价值4200万美元的组装500辆卡车的合同,还与德国奔驰、法国雷诺达成合作。主要合作领域为卡车组装,也必须生产一些零部件,如轮胎、电池。
国有汽车工业公司(SCAI)总经理AdnanRazeen表示:“截止2010年6月,公司仍是亏损,月销售额不到5亿第纳尔(伊拉克货币单位,或428000美元)。如今已达85亿第纳尔。10年内我们就能在本土生产大型卡车零件,目标是…生产百分之百伊拉克制造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