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问诊中国零部件 发展技术仍是关键

发布日期:2011-09-2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浏览次数:961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在9月8日至10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上,在外企展厅,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最新的核心零部件产品,还能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但在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展位,却只能看到轮毂、橡胶制品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困境”。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发展壮大。“虽然产业规模较大,但是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且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绝大部分被外资占据,目前中国本土零部件产业只是呈弱、小、散的格局,全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及资源成本上。”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研发能力不强,尤其是核心汽车零部件研发能力较弱已成为阻碍该行业发展的瓶颈。”蔡建明指出,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还不能生产自动变速箱、安全气囊、ABS等产品,少数企业虽然能够生产一些关键零部件产品,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较差,仍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运用,这些直接导致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垂直化分工体系中处在价值链低端,整个行业呈现出弱、小、散的格局。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铁志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考虑,将容易上手、获益快的低端产品和代工产业大量上马,从而忽视了对于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外资也有意将核心、尖端技术进行封锁或者在海外进行加工。

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可谓“一片狼藉”。除此之外,受中国通胀形势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员工工资上涨、地租价格上涨、物流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内零部件企业走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之路已经渐渐失去优势。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因此,铁志海建议,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要走向专业化和高附加值之路,国内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合资企业中也要将引进技术作为合作的前提,并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获得相关核心技术。

“政府也要出台对于零部件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积极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工作,提高行业集中度,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大企业集团,代表全行业参与国际竞争。”蔡建明说。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