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三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继续保持低位运行

发布日期:2011-10-22 来源:汽车周报 浏览次数:1277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10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根据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不甚乐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汽车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的谨慎态度,使得汽车行业景气指数继续处于下行通道,汽车行业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

汽车行业景气指数继续下行

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行业的景气指数为100.7点(2001年增长水平=100),与上季度相比略降0.2点。

在构成汽车行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汽车行业利润总额、汽车行业税金总额、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这3个指标有所上升,汽车销量、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汽车零件出口这3个指标与上季度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三季度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为100.5点(2001年增长水平=100),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汽车行业景气指数低0.2个点,较上季度低0.7点,下降幅度大于包含随机因素的汽车行业景气指数。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处长唐有成就此表示,这是自2009年三季度以来,剔除随机因素的景气指数首次低于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景气指数,表明汽车行业自主增长能力趋弱,国际原油价格回调等随机因素对汽车行业的运行产生了向上拉动的作用。

汽车行业预警指数低位回升

第三季度,反映汽车行业所处冷热程度的汽车行业预警指数为86.7点,与上季度相比上升3.4点,继续在“绿灯区”内运行。唐有成认为,汽车行业的预警指数低位略有回升主要原因是汽车行业利润总额灯号由“浅蓝”转“绿”,汽车行业税金总额灯号由“浅蓝”转“绿”;但需要看到的是,它仍在“绿灯区”下部运行,汽车行业活力仍然较弱。

“上季度的预警指数为83.3点,已经到‘浅蓝’和‘绿’的临界点(83.33点),而这一季度回升到86.7,可以说汽车行业由‘秋天’过渡到了‘春天’”,唐有成解释说,“预警指数之所以比景气指数低,是因为它的参照标准是上一年同一时段的增长速度,由于2010年的基数较高,而今年则进入到一个正常的调整期,所以比较偏冷,在‘绿灯区’下部运行。”

据了解,在汽车行业预警灯号中,蓝灯意为行业过冷,浅蓝灯为行业偏冷,绿灯为行业正常运行,黄灯为行业偏热,红灯为行业过热。

根据景气指数报告,第三季度位于蓝灯区指标有一个,即汽车行业的产量;位于浅蓝灯区的则有三个指标,分别是汽车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汽车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和汽车行业应收账款,而且汽车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已连续三季度出现在浅蓝灯区。唐有成分析,这说明汽车行业库存积压比较严重,库存压力较大;汽车及底盘进口、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汽车行业总利润额、汽车行业税金总额、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总额等五个指标则位于绿灯区,属于正常运行。
 

“当然,汽车行业里也有好的,比如汽车产品的价格并没有下降,在判断汽车行业预警的指标中,汽车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一直位于黄灯区,属于偏暖,有‘初夏’的感觉”,唐有成分析道。

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继续高位盘整

“汽车行业是否景气不光取决于汽车行业本身,它与居民收入、宏观经济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为此,唐有成还在指数报告发布会上分析了2011年8月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走势、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走势。

2011年8月,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10.7点,与7月持平。唐有成告诉记者,这也是自去年3月以来,该指数连续20个月在绿灯区中心线之上盘整。

2011年8月,我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一致性指数都呈现出震荡盘整的趋势,投资、消费增速均处于2010年均线上下,外贸总额仍保持25%以上的增长水平。其中,投资新开工项目数量和计划总投资仍呈较高的增长态势,其他先行指标大多有所下降,但降幅很小,“这表明我们经济下行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下降的压力并不强劲。”唐有成表示道。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