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汽车满意度调查领域应警惕外资垄断

发布日期:2011-11-03 来源:京华时报 浏览次数:847
中国汽车配件人才网讯:本周,京华汽车报道J.D.Power向联信机构的“中国汽车满意度”发出律师函,在字面上虽是警告竞争对手不得使用本土J.D.Power的字样,实际上可理解为一种示威,甚至恫吓,在我看来,有必要引起重视。我在想,难道外资变相剿杀本土竞争对手的一幕要在满意度调查领域重演?

本周,京华汽车报道J.D.Power向联信机构的“中国汽车满意度”发出律师函,在字面上虽是警告竞争对手不得使用本土J.D.Power的字样,实际上可理解为一种示威,甚至恫吓,在我看来,有必要引起重视。我在想,难道外资变相剿杀本土竞争对手的一幕要在满意度调查领域重演?

咱们先看看J.D.Power和中国汽车满意度的背景。J.D.Power是美国满意度调查机构,目前已被奉为汽车领域调查权威,而中国汽车满意度呢?乃是业已崛起的本土调查机构、民营背景、创立发展均极不容易。如今在汽车领域已拥有一定份额J.D.Power,获得大部分车企和经销商的认可,可以算到了收获的季节。

看到这儿,我们似乎明白了,中国汽车满意度似乎已威胁到J.D.Power的地位了,J.D.Power的行动也完全能够理解。但是,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在如今合资当道的汽车市场,J.D.Power几乎拥有垄断地位,几乎每一家合资企业都要与J.D.Power合作,接受其给出调查分数。没有与J.D.Power合作,没有购买J.D.Power报告的企业往往得不到好的分数,得不到好的排名,即使是某些在咱们印象中服务质量上佳的企业,一样无法逃脱如此规律。我不敢断言其中具有某种必然性,也不想质疑J.D.Power的专业操守,但还是希望J.D.Power能让评分过程更加透明,让公众拥有更多知情权,因为确实有消费者参考J.D.Power的分数来判断车企或经销商的优劣。

不过,提高透明度还不是今天说的重点,重点还在于发律师函本身。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发律师函,动用法律武器,对实力稍弱、经验不足的竞争对手无疑具有巨大震慑力,如果中国汽车满意度因此放弃与J.D.Power正面竞争,接下来放弃的还会有其他更弱小的竞争对手。

我在这里作了假设,但我不希望假设成立。但如果不幸成立,咱们想象一下,以后做汽车满意度调查的只有J.D.Power一家,垄断市场的结果是不仅车企被挟持,消费者也会被挟持,话语权完全掌握在一家企业手里。这家机构失去了继续客观、继续透明的外部推力,你想消费者能得到客观的满意度数据参考吗?

我们之所以有这些担心,是因为食品饮料行业、日化行业有不少前车之鉴——先打压再收购然后搁置封存,刚刚抬头的民族品牌逐步消亡。我不认为这是公平竞争手段,这是有计划、有预谋的限制竞争行为,应该警惕。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