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法斯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零部件企业的出路在于国际化

发布日期:2011-11-22 来源:中国质量报 浏览次数:1575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在近期举办的亚太汽车首脑峰会暨中国制造国际化论坛中,陕西法斯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提出,国际化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强做大的唯一出路。

中国成为全球车企竞技舞台

      李大开在论坛中表示,现在世界汽车厂商零部件的自制率在持续降低,实行了全球采购。据不完全统计,由于采取了全球采购,美国每辆车的成本下降了大概1200美元,欧洲大概下降了640美元,日本下降了大约540美元。从部分车企的外包率可以看到,做的最好的日本丰田公司,达到了78%,在过去的两年,它的产量做到了世界第一。在全球生产汽车厂商布局了全球化的生产之后,相应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面向全球配置自己的资源。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车企竞技的舞台。中国在快速发展之后,已成为跨国车企最重视的海外市场之一。以乘用车为例,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0%,根据他们的规划,未来的产能还会进一步扩张。通用、大众、日产在中国的产量已超过全球产量的25%,尤其是通用达到了28.1%,大众达到了26.8%,日产达到了20.6%。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通用在2010年生产约840万辆车,其中在中国就占了235万辆;大众生产727万辆,其中在中国销售了近200万辆。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目前世界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70%已经到中国来开展业务,进行零部件生产的外资企业更是超过了1200家。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尤其近几年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虽然2009年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很快又恢复了高速的增长。中国零部件出口也是一样,进口出口步伐都在不断加快,在“走出去”战略当中,海外本土化生产,包括奇瑞、长城、一汽、重汽、福田等都有很好的表现;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有上汽、长安、江淮、青年等;海外并购的有吉利、北汽、比亚迪等。

未来国际化道路会越走越稳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大变强是当务之急。李大开表示,我们的数量是逐步增多,但是做强还差很多。零部件强则汽车产业强,进军国际市场能迫使国内企业在管理上、质量上、技术上迅速提升。

据了解,中国本土产品大部分是属于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十分缺乏竞争力,比如电喷燃油系统、自动变速箱等。而进军国际市场可以有效地防止跨国集团对国内本土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垄断。李大开在论坛中认为,进入国际化市场有几种途径,第一可以进入全球汽车产业的采购体系,第二可以通过合资建厂,第三可以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去海外生产,第四可以并购重组。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比较低迷,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就意味着将有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就加强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来说,可以发挥规模优势和整体效应,降低成本。另外可以加强专业化分工,有力促进创新和整零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形成具有龙头作用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和逐级分工的战略联盟。

坚持国际化道路,必须坚持技术、管理和模式创新。李大开提出,可以增加研发投入,挖掘技术人员的潜力,摆脱技术依赖局面,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与整车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达到积极跟进,进行同步开发和系统开发,带领零部件企业技术进步。此外还可以提前介入,超前开发,推动整车企业技术进升。还可以建立互利互赢长期合作关系,联手抵御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市场冲击。通过引进国际标准,建立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比如说引进QS9000、ISO9000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贯彻执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引进和建立进军国际市场的人才队伍,培养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快捷、准确、稳定、安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地收集掌握国内外市场动态。

国际化应该是产品、性能、质量、服务达到国际的通用标准,符合国外市场所要求的水平,而不是出口多少产品,出口多少辆车。李大开认为,国际化就是要达到国际化的标准,其次才是考虑要把产品卖到国外去。要拓展国外的市场,在国外建立我们的工厂,还要在国外建立我们的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国际化才能是稳固的。

目前,无论是中国零部件行业还是整车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李大开特别提出,中国本土车企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走到国际上去。无论是中国整车企业还是中国零部件企业,未来国际化之路会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阔。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