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和尚忙耕耘
随着中国坐稳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的宝座,以及全球其他诸多汽车市场尚未完全复苏,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押宝中国市场。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除了博世等大型国际零部件厂商参展外,我们还发现一些来自欧美中小型零部件企业的陌生面孔。德国零部件供应商甚至作为一个整体开了场发布会。
中国历年汽车销量节节攀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是全球最赚钱的。一辆车的总价格中,零部件占到了60%,其余的40%是整车制造商的总装成本、营销成本和利润。2010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元。
2007年和2008年,中国零部件企业利润率还低于日本和欧洲的水平。而2010年国际汽车行业咨询机构AlixPartners发布的一项有关汽车零配件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率为8%~10%,比整车行业高出2~4个百分点。而2010年和2011年的实际情况是,这一数字突破了10%。
业内人士称,“零部件企业利润率高于整车厂是常规,不少外资零部件企业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发展,主要是利润率高于成熟市场,而且利润率增长比例高于销售额增长比例。”
业内分析师更加肯定的是,占有垄断地位的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会更高,甚至可以高达20%,“一般来说,零配件企业的利润率是整车厂的两倍,整车厂是靠销量、规模来降低成本。”
对此,德国汽车财富连系会执行董事KlausBraunig称,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些年跟着中国乘用车市场快速成长而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80家出产工厂(包括独资、合资或控股的工厂),在华员工超越6万人,而在2009年中期,这一数目尚只有不到5万。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外资零部件企业控制了汽车零部件销售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许多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已经深耕了十余载乃至数十载,无论你对其是否熟悉。
来自德国的机电系统和电机供应商博泽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博泽于1995年就入驻中国市场。目前,亚洲是博泽增长最快的地区,2010年博泽亚洲销售额约为5亿欧元,相比上年增长70%。其中,对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博泽位于上海、武汉和长春的五家在华企业。
与此同时,与许多其他外资零部件企业一致的是,博泽位于上海的亚洲研发总部规划已经启动。爱信精机、法雷奥和包括汽车娱乐系统提供商哈曼等外资零部件企业,小到轮胎、玻璃、雨刮,大到天窗、发动机、变速箱,都在加强中国本土研发,增资、新建生产基地或者研发中心,希望借此切到更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