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新闻分析:“汽车整车制造”为何不再鼓励?

发布日期:2012-01-04 来源: 新华网 浏览次数:114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日前对外发布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2007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停止执行。

本次《目录》修订,考虑到国内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纳入允许类;在鼓励类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

新《目录》发布后,有国外媒体称,中国收紧外商投资汽车产业政策,将降低对汽车行业中外资的支持。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利用外资鼓励类中删除,是由于中国整车制造能力已经有些过剩,整车企业过多。这是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作出的正常调整,不存在收紧的问题,也不会影响现有的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继续经营。

中国整车企业过多有产能过剩风险

目前国内汽车整车企业有130多家,是世界汽车大国中最多的。前十家国内汽车集团产销量占83%左右,其余企业仅占17%的市场份额。最近两年,汽车业兼并重组只有长安重组昌河哈飞、广汽重组长丰和吉奥,总体步伐还是嫌慢。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大而分散的局面始终未能解决。因此,严格控制新增整车企业已然成为一项共识,对外商投资也不例外。

由于前两年国内车市形势好,汽车厂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大产能计划,一些新建项目可望在今明两年投产。随着车市增幅放缓,一些厂家的新增产能可能会放空。从遏制汽车产能过剩出发,对整车项目的审批这两年一直在收紧。但这并不意味着收紧外商投资汽车产业的政策,只是引导外资投向更有市场前景、投资回报更高的项目。

汽车产业利用外资政策并未改变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核心。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跨国汽车巨头相继在中国设立了合资整车企业,还吸引了大批汽车零部件巨头来华投资设厂。这些合资企业,带来了技术、资金和车型,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国产轿车70%是由合资企业生产的,利润最为丰厚的中高端轿车,基本上是合资企业的天下。外商投资汽车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中国生产销售,中国已经成为大众、通用等跨国汽车公司全球最大的市场。

随着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市场。中国生产的车型和品牌也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汽车进入后合资时代的今天,中国继续欢迎外资进入中国汽车领域,但是不能沿用以前的模式。在汽车后合资时代,中国政府鼓励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设立汽车研发中心,投资汽车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引导外资投向汽车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新《目录》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加了鼓励类条目,减少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同时,取消部分领域对外资的股比限制,有股比要求的条目比原目录减少11条。二是促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将高端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促进外商投资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新《目录》鼓励类第十九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详细列出了鼓励外商投资的项目,包括: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

上述项目包括升功率70以上的汽油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等一系列中国汽车产业短缺的技术。由此可见,中国并未收紧外商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只是把投资重点从整车制造转向汽车关键技术和零部件。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